风水琅琊_伍子胥为古城苏州做出过哪些功绩

admin04-2237

风水琅琊,伍子胥为古城苏州做出过哪些功绩?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而当时的楚国和吴国,可谓是水火不容。为啥?为了地盘呗。这两家地盘紧挨着,就跟画了三八线一样,谁敢越雷池一步,谁就要挨揍。

按道理来说伍子胥应该帮着母国楚国,胖揍吴国才对。可事实却正好相反,伍子胥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帮着吴国胖揍了楚国,而且还把楚国摁在地上摩擦,甚至将楚平王的尸体拿出来用鞭子抽,一直抽了300下才算解气。

原来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是被楚平王给杀掉的。而且伍子胥渡江逃跑的晚上一夜白头,也是楚平王给害的,所以伍子胥和楚平王之间有血海深仇。

那么是谁帮他报了仇呢?很显然,这个人便是吴王阖闾。伍子胥帮阖闾用鱼藏剑夺取了吴王僚的王位,阖闾便开始重用伍子胥。

作为身负国仇家恨的人,伍子胥开始各种把阖闾往侵略楚国的方向指引。为了灭亡楚国,伍子胥一点也不含糊,不仅为阖闾请来了孙武,而且还给阖闾挑了一块风水宝地做都城,这便是后来的古苏州城。

一、伍子胥将吴国新都城建在了姑苏。

吴国的地理位置本来就在苏南和浙北这一片,这一片里有一个太湖,是非常扎眼的。伍子胥也是一眼就看中了太湖,认为这是战略要湖。

于是他便想办法把吴国的都城迁徙到太湖东边,当时吴国都城在梅里,据专家考察,梅里也就是现在的无锡市梅里村。

而伍子胥想要去的地方,是太湖更东边。因为他认为太湖东岸的丘陵和平原之间,是个非常好的战略要地。

一来可以用湖泊和丘陵作为屏障,二来可以为筑城提供大量石料,不需要耗费人工去远处搬运。三来这地方是鱼米之乡,非常适合统治。

因此伍子胥便在这里开始筑城,所造之城便是古苏州城,也就是姑苏城。这座城外城周长47里地,内城周长10里地。

这座城建起来以后,便成为了吴国新的都城。兴建姑苏城,便是伍子胥对古苏州城更大的贡献。

二、修筑水利设施。

伍子胥不光是个建城高手,城市建设起来了,如果不搞好水利设施,那也没什么用。那个时候带的人最害怕水患,尤其是靠着太湖边,一旦涨水压根没法收拾。

为此伍子胥又想了个办法,他开凿了胥溪和胥浦。不仅避免了姑苏城会遭遇水患,又方便了吴地到其他国家的贸易。

其中胥溪其实就是邗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之一条人工运河。全长100里,从扬州到射阳、淮安。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就是在江苏省内开凿了一条运河。

这条运河开凿以后,使得吴国的贸易畅通无阻,从姑苏前往淮安,就不需要再绕路了。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胥浦这个说法就比较多了,其中跟伍子胥有关系的,就是从姑苏城通向杭州湾的一条路,遗址在上海金山区境内。胥浦显然就是为了方便姑苏城泄洪用的,所以非常有利于姑苏城内的百姓。

三、伍子胥的功绩,流传了几千年。

别看什么夫差、勾践多牛掰,其实他们跟伍子胥比起来,对后世的作用实在是太小了。夫差和勾践,除了打打杀杀,还能做些什么呢?

基础建设,还真的要看伍子胥。伍子胥当初投奔阖闾,就是为了给自己的父兄报仇。结果大仇得报以后,伍子胥继续在吴国担任相国。

可是阖闾被勾践给杀了,阖闾的儿子夫差继位后,对伍子胥的态度就轻蔑多了。此后更是一直不肯听伍子胥的话,伍子胥无奈之下,只好选择自尽。

你以为他的故事结束了吗?远远没有。伍子胥临死前,让人在他死后把他的双眼悬挂在姑苏城的东城门上,他要亲眼看着越国的军队踏平吴国。

结果果然是这样,勾践卧薪尝胆,回家以后励精图治,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一举荡平了吴国。那么这个时候伍子胥的故事总该结束了吧?

其实还是没有,勾践时期的都城在琅琊,可是到了越王翳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越王翳得知田氏代齐以后,非常愤怒,便发兵北上,打算攻打齐国。结果跟齐国结了梁子。

这个时候越王翳其实已经是在苦撑了,齐国和楚国,都对越国的都城琅琊很感兴趣。又加上当初灭吴以后,吴国那些在姑苏的贵族们不服气。综合考虑之下,越王翳最终选择迁都于吴,也就是姑苏。

而吴越多年的经营以后,姑苏已经发展成为了吴越地区非常重要的一座古城。它和琅琊、会稽成为了越国最重要的三座城池之一。

直到今天,伍子胥的影响依旧没有结束。他选的这块风水宝地,依旧还是如此美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里所提到的苏州,最早便是伍子胥开发出来的。

总结:伍子胥可以称之为苏州城之父。

如果没有伍子胥的那次迁都建城,那么谁会想到开发姑苏这个地方呢?我看很难,因为吴国当初有梅里,而越国当初有会稽。

所以说谁也不会无端在一块空地上,花大代价建造一座城。因此是伍子胥给了苏州城生命,现如今苏州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晓得伍子胥那双眼睛看到没有。

参考资料:《史记》

风水琅琊_伍子胥为古城苏州做出过哪些功绩

未卜先知形容什么神话人物?

未卜先知意思是指没有占卜便能事先知道,形容有预见,形容的神话人物有:

1、姜子牙

姜子牙已被后代传说为神。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更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

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乾坤万年歌》,传闻为姜子牙所著,凡770字,是“三大预言奇书”中最早出现的,它从宇宙起源开始,构架出万年之久的历史行进。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2、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隐居鬼谷,所以自称“鬼谷先生”。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

鬼谷门人遍布各地、风云一时,个个都建立了不朽之功业:庞涓遇羊而荣,孙膑逢战不输,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做秦国宰相;还有商鞅与李斯,一个为孝公改革变法,一个助始皇!至于后来东渡寻仙的徐福,据传则成了日本的之一位天皇:神武天皇。

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弟子门人无数,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3、袁天罡

隋末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风水大师、道士、相士。善风鉴,累验不爽,隋时为盐官令,入唐为火井(临邛)令。

相传他懂得“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三世相法》、《 *** 》(和李淳风共著)、《袁天罡称骨歌》等。

当武则天还在幼年襁褓中时,袁天罡一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便吃惊地说:“夫人法生贵子!”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袁天罡一见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又遗憾地说:“可惜是个男孩儿,若为女孩,当作天子!”历史进程已被他提前言中。

4、李淳风

李淳风,终年68岁,是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家学者,岐州雍人,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说。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的《 *** 》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李淳风是世界上之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李淳风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

由于李淳风推算上瘾,一发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泄露,还是回去休息吧”

5、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他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后代的歇后语也可以看出人们心中他是有多神,比如诸葛亮的鹅毛扇——神秘莫测;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隆中对——有先见之明等等。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哪个朝代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是中国更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被欧美称之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有关梁祝的古迹,已发现17处,包括读书处6个,坟墓10处,庙1座。 可见梁祝传说的影响力巨大。

那他们到底是哪个朝代人?因为传说起源地就很多,所以出生的朝代也有几种版本。

我看到的有三种版本,一一分享给大家。

之一种版本: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晋朝,事发地点在浙江。

现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梁载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 到了晚唐,张读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学性渲染,可见其大致轮廓

“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友,方知其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逢裂陷,祝氏遂并葬焉。晋丞相 *** 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有一个祝员外,他的女儿叫祝英台,聪明美丽,她女扮男装,远赴杭州求学。

途中,邂逅了赴杭州求学的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久,二人来到了杭州城的万松书院内,拜师入学。从那以后,同窗共读,两人形影不离。

梁山伯跟祝英台一起学习了三年之久,感情深似海,祝英台是深深地爱着梁山伯的,但是梁山伯始终不知道她是女儿之身,只把他一直当成兄弟,并没有其他特别的感受了。

后来祝英台回家, 在十八里相送的途中,祝英台不断借着其他的物品暗示着自己对梁山伯的爱意,梁山伯木讷,没有多想。

后来,梁山伯才知道祝英台是女儿身,去祝家求婚的时候,得知祝父已经将英台许配给了家住在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的姻缘,就成为了泡沫,二个人在楼台上相见,泪眼相向,凄凉伤心地离开了对方。

在告别的时候,立下了誓言,生之时未能在一起,死后要死在一起!

后来梁山伯被朝廷召到了鄞县当县令,梁山伯整天忧郁缠身成了疾病,不久之后便离开了人世,他死之前的遗言就是死之后能把他葬在鄮城的九龙墟,祝英台听到了梁山伯的死讯后,也想一起跟梁山伯死去。

祝英台在 *** 出嫁的时候,绕道去了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最后在祝英台的哀声感应下,老天看不下去了,风雨雷电交集,梁山伯的坟墓爆裂了,祝英台直接跳入了坟中,墓穴合拢了,风雨也停歇了,彩虹也出来了,梁山伯跟祝英台化为了蝴蝶,在人间自由飞舞着。

还有一个佐证是: 宋代明州(今宁波)知府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文中说梁山伯生于公元352年,农历三月初一,死于373年农历八月十六,终年21岁,未曾婚配; 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庙(又名“义忠王庙”)修建于397年。如记载可靠,“梁祝传说”当产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这20多年内,而这时期就是东晋朝。

第二种版本就很离奇了。

有传言称: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鄞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从此敷衍出动人的传说。

据查证,此记载最初版本为浙东民间百姓口头故事,并非历史资料记录。

第三种版本:梁祝是汉朝人。

据山东省济宁市 *** 副局长、济宁市梁祝研究会会长、著名的梁祝文化专家樊存常先生考证, 梁山伯与祝英台包括马文才,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们之间的故事为历史真实事件,而且他们的籍地都在孔孟之乡。

马坡是祝、 *** 故里,在古邹邑西邻微山湖北岸,这里有梁祝合葬墓,墓碑历经淤积长期深埋,后被发现。

2003年10月27日,山东省济宁市梁祝文化研究会和微山县人民 *** ,隆重举行了“重修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的复出仪式,这是全国现有九处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块墓碑,立碑人崔文奎身份为明朝皇帝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为中国历史上见证梁祝故里官方人物之中官位更高、职位最重、权威性更大的一位。

此碑的出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 *** 、《人民日报》、《新华社》、《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众多的国内新闻媒体与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外国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轰动,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

关于梁祝是哪个朝代人,樊存常认为, 根据梁祝墓祭碑碑文推测,此故事最早应产生于汉代。

他分析的理由是:

(一) 三国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没有产生此类故事的社会背景,选官制度也不可能让梁祝去追求读书做官之路,唯有社会安定,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汉代才有梁祝故事产生的土壤。

(二)济宁为中国汉代碑文出土文物最多的城市,全国大部分汉碑出自济宁,作为孔孟故里的济宁,汉墓众多、规模之大,陪葬品之多在全国闻名 。

(三)有关考古专家在对梁祝墓周围的墓地进行勘探发掘时,发现有很多汉代墓葬,并出土有陶罐、泥人、动物兽等。据此,可进一步推断此墓为梁祝汉代合葬墓。 同时祝英台所在村庄九曲村发现了大量汉代石碑,发现一小块残破的汉代石碑,上面刻有几个祝姓字样。

这说明汉代九曲村的确曾经有祝姓人氏生活过。这是梁祝为济宁汉代人极为有利的证明。

一千多年来,梁祝爱情故事久传不衰。小提琴协奏典《梁祝》可谓人间仙乐,千古绝唱,听来荡气回肠,余音不绝,多年来一直蜚声海内外。

不管他们是哪个朝代人,总之,他们给我们后人留下来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并在当代广为流传,并能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蜚声世界。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我是历史逸事,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知识分享,欢迎关注点赞!

祖坟能守几代?

根本统计,人死后只需这么几年,就再也没人祭拜,彻底被遗忘,看完很难过!

在以前土葬的时候,人死亡之后,基本上都会被安葬到祖坟上,但凡事也有例外,并不是所有人死了之后,都可以上祖坟的,尤其是现在已经实行了火化政策,死后基本上只能上公墓了

但是根据研究表明,不管是土葬还是火葬,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会被人忘得一干二净,再也没有人祭拜了,看完之后让人陷入沉思,因为人除了害怕死亡之外,也害怕有一天彻底的被遗忘,只有那些影响力巨大的人,才会被人永久的铭记,一般的名人,死后几十年也会被淡忘的

关于祖坟

祖坟其实指的就是埋葬祖先祖宗的坟墓,我们是一个父系的社会,里面埋葬的就是爸爸的祖先,出嫁的女儿是不能上祖坟的,俗话说,嫁出去的人就仿佛是泼出去的水,已经属于别人家的人了,所以等到她死后,就会上夫家的祖坟

古时候的人比较迷信,只要谁家出了人才,就会说你家祖坟冒青烟了,因为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传说,得道成仙的人等到死亡之后,就会化作青烟飞上天堂,那么也就暗示着,既然祖宗修道成仙了,那么自然就会保佑子孙后代,从此就要开始走运了

因此,在安葬祖先的时候,人们都需要请风水先生来看风水,然后选择一块风水宝地

哪些人不可以上祖坟?

哪怕作为子孙后代,但是根据农村的风俗,有一些人死亡之后是不能上祖坟的,虽然自古以来都十分的讲究落叶归根,不过在古代的时候,有三种人死后是绝对不能进入祖坟的

1、遭“五行”死亡的

这在我小的时候就听别人讲过,有一个人因为意外去世了,他被人们抬到一处荒山野岭埋葬了,然后很多人都说,遭遇五行死亡的,是不能上祖坟的

我们这里所讲的五行,指的就是遭遇意外去世的,比如雷打火烧、 *** 、交通意外、走路的时候摔死,等等这些非正常死亡的,都是不能埋葬到祖坟上的,可能在古人看来,这不是自然死亡,所以是绝对不能进入祖坟的

2、未出嫁的女儿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出嫁的女孩已经属于夫家的人了,娘家会把她视作外人,她生育的儿女,也是属于夫家的,那么她死亡之后,理所当然的要葬在夫家的祖坟上

风水琅琊_伍子胥为古城苏州做出过哪些功绩

但是没有出嫁的女儿,自然还没有婆家,等到她有一天死亡之后,为什么不能上祖坟呢?古人非常的看重风水和祖坟,他们认为女人本来就应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死后只能埋葬到夫家的祖坟上,但是她还没有出嫁,就已经死亡,如果埋葬到自家祖坟上,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运势,从此家道中落,甚至有诸多的不顺,还可能造成子孙后代残疾或者死亡,所以就有了这个规定

3、没有结婚或者没有子嗣

古人非常的看重传宗接代,因为有一句老话是这样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虽然是为生活所迫,但是也会被人视作不孝,所以死后也不能上祖坟,因为他们不能传宗接代了

除此之外,没有结婚的男人,或者结了婚没有儿子的人,也是不能上祖坟的,因为在古代,人们的思想特别的保守,认为生了儿子才能延续香火,生了女儿的话,就要嫁出去,成为别人家的人,所以他们特别的重男轻女

4、早夭的小孩

刚出生就去世的小孩,还有早夭的人也不能上祖坟,可能古人认为这样的人死得太早了,还没有资格进入祖坟,在古代的时候,因为医疗条件十分的落后,加上生活也很艰苦,许多小孩出生不久后就会病死或者饿死,所以会被集中的埋葬到一个小山坡上

在我们这里还有一座“娃娃坟”,就是专门埋葬这些人的,而且不能立墓碑,有的地方20岁之前就去世的人,也不能立墓碑,因为家人非常的悲痛,也是为了防止看见墓碑“睹墓思人”

不过现在很多地方都是火葬了,小孩子去世了,也是要立墓碑的

现在实行了火化政策,当人们被火化之后,通常都要统一的安葬到公墓里,但是在我们的隔壁县一个乡镇,他们那里虽然也是火化,但是可以将骨灰放到棺材里,然后抬到祖坟安葬,这样夫妻就可以葬在一起了

祖坟能守几代,一个人去世之后,多久没有人再来祭拜?

一般人的祖坟,可能也只能守3到5代,古人讲不出五服,其实五服指的就是家族的辈数,而且是父亲这一边,范围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本人、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一共九代人

超过了这九代的人,就已经是出五服了,还有一服指的是父亲自己和儿女,二服是祖爷、亲叔伯、兄弟、姑姑、侄女、姐妹、亲侄,三服为曾祖、叔伯爷、堂兄弟、堂侄、祖姑、堂姑、叔伯孙子等等

四服为高祖、从伯叔、从姐妹、玄孙、堂孙子、堂爷等等,五服为族姐妹、族兄弟

但是祖坟能守住五服九代人的,可谓是少之又少,相信大部分普通人,只能守住五代人,大部分人都记得自己的爷爷奶奶,但是到了曾祖的那一代,就很少有人记得了,高祖的话就更不用说了,而且我在网上看见很多人说,他们只会祭拜到爷爷奶奶这一辈,少部分人还会祭拜曾祖,大部分人都不会祭拜高祖了,因为没有一丁点的印象

而且在高祖的那一辈,生活非常的困难,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安得起墓碑,或者说,因为墓碑的年代比较久远,很多字都看不清楚了,所以哪怕是经过他们的坟墓,也不知道里面躺着的是谁

大部分的祖坟都守不过四代,能守五代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且现在许多的农村人也进城生活了,因为距离比较远,已经很少有人回去扫墓了,作为儿子,还可能每年都回来,但是到了孙子、曾孙的那一辈,就会在慢慢的淡忘和舍弃

父子之间感情比较好,但是到了孙子辈,关系就在慢慢地疏远了,如果你的曾孙出来了,他们甚至不会再祭拜你了,而且在我们老家还有这样的一句话:“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了”

因此有些地方,祖坟都只能守住三代人,毕竟现在的人都忙着赚钱,在家乡又不好发展,所以会远离故土,慢慢的跟祖坟的关系也就疏远了,而且现在基本上都是安葬到公墓了,在民间还有这样的一句话,坟过五代另起坟

还有根据研究表明,当一个普通人去世之后,只需要50年的时间,就再也没有人来祭拜你了,哪怕还有人在祭拜,到时候也会被忘得一干二净,因为50年后,你的孙子也去世了,他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许你被安葬到了祖坟上,曾孙子知道这是自家的坟地,但是他未必知道里面埋葬的究竟是什么人

等到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么就没有人再提起你,你之前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种种,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标志着从此在这个世界上被彻底的抹去,甚至用不了50年的时间,也会被人遗忘的,很多人只要去世了10多年,哪怕他的子孙后代还在,也很少有人提起了,一方面人们本来就忌讳死者,不愿提他,甚至说到他的时候,都不敢说名字,哪怕是亲人都这样

还有一个原因,是人们真的把她淡忘了,因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事要做,也会接触到不同的人,所以更愿意去接触、去了解现实当中的人和事

写在最后

不过凡事无绝对,只能说大部分的祖坟,只能守住四五代左右,人死后50年就会被彻底的遗忘,但是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已经发展到80多代后裔了,到如今依然有人在祭拜他

有些人可能二三十年后就没人管了,因为他们还没有结婚生子就去世了,所以没有后人,只能是父母来祭拜,公墓的费用也是父母来交,但是等到父母也去世了,就没有人再管他了,总而言之,父母在世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的孝顺,等到父母不在了,也要带着孩子去祭拜,以表达自己的哀思

据传1989年社会科学院召开诸葛亮躬耕地专家认定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举行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专家论证会的结论意见近年来,国内有的报刊发表了一些关于诸葛亮躬耕地是在襄阳还是南阳的讨论意见,并由此影响了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某些决策。这一情况,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于1989年12月6日联合邀请北京地区各历史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史学专家共27人,举行了诸葛亮躬耕地学术论证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一、历代史籍文献记载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在襄阳隆中是始终一致的;二、东汉末年,南阳宛(今南阳市区)一带战乱频仍,中原士人避乱荆州(襄阳)。刘备三顾茅庐时,宛属曹 *** 的地盘。荆州是刘表治所。诸葛亮的叔父同刘表是故交。因此,他和他的叔父只能住在荆州(襄阳),而绝不可能住在宛县(今南阳市区);三、诸葛亮在襄阳结交了众多的名士师友,他的亲戚全都住在襄阳。诸葛亮的亲友中,没有一人住在南阳宛县;四、元代以前,今南阳市区没有任何有关诸葛亮隐居的文献记载和文物古迹。元代以后,今南阳卧龙冈才出现了 *** 纪念性建筑;五、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在古今中外史学界,是一个没有任何疑义的问题。所有有关三国史的论著,均认定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在襄阳城西20里之隆中。在 *** 1986年12月8日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文件中,亦明确指出襄阳为“隆中诸葛亮故居”,而南阳则为“ *** ”,这对两处名胜地的内涵作了科学的表述。鉴于以上理由,论证会一致认定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而决不可能在今南阳市区卧龙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章)

1992年7月5日

以上是 *** 诸葛亮躬耕地专家论证会结论的意见,包含有出台这一意见的原因。因为某地学者在没有任何史 *** 载诸葛亮到过宛城,无任何史 *** 载躬耕卧龙岗的情况下,凭个人想象,强拉硬扯,要把诸葛亮拉倒南阳卧龙岗去躬耕。他们不负责任的言论已影响到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决策,所以 *** 邀请专家,经过两年多认真查阅,给出此结论。

有人说 *** 没有依据,没给证据。 *** 历史研究所专家当然以史书为证据。下面列举一下 *** 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朱大渭的关于躬耕地的文章

《诸葛亮躬耕地析疑 》作者:朱大渭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因其对后来建立蜀国和三国鼎立局势的准确预见,被誉为千古佳话。但关于“隆中对策”的 *** ,即诸葛亮躬耕地问题,论者颇有争议。一说在南阳邓县隆中,一说在南阳郡治宛县。(1)最近在发行三国系列邮票的实际工作中,即产生了这一争议。实际上,诸葛亮躬耕地不仅牵涉到三国系列邮票的发行,从史学和人物评论的角度看,他10年躬耕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社会交往,对其青年时代的成长和后来的军政业绩以及刘备能够请其出山建立蜀国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联系这些问题作全面的考察,是很有意义的。

(一)诸葛亮躬耕地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我认为前者论据充分,符合历史真实;后者实据不足,难以成立。关于诸葛亮躬耕南阳邓县隆中,在他死后300余年内最为可靠的重要资料就多至七条。

之一,《晋书》卷八八《孝友·李密传》说:西晋刘弘镇襄阳,密子兴(又名安)“在(刘)弘府,弘立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兴俱为之文,甚有辞理”(唐修《晋书》此条资料应根据最早的王铨王隐父子所著《晋书》)。

第二,王隐《蜀记》记此事最详。他说:“晋永兴(304—306)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2)

第三,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说:“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日隆中。”(3)

第四,《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记载,他从荥阳太守任上回襄阳后,给桓温弟秘信中说:“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风雏之声;……遗事犹存,星列满目”。又说:“若向八君子者(此信共追思八人),千载犹使义想其为人,况相去之不远乎!”

第五,郦道元《水经注》卷二九《沔水又东迳隆中》条云:“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应为和季)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后六十余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又《沔水东迳乐山北》条云:“昔诸葛亮好为梁父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

第六,刘宋盛弘之《荆州记》说:隆中“(孔明)宅西有三间屋,基迹极高,云是孔明避水(暑)台。……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习凿齿又为宅铭。今宅院见在”。(4)

第七,萧梁鲍至《南雍州记》载:“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5) 上述七条资料,尽管出自五人之手,时间也有先后,但它们明确指出,诸葛亮躬耕地只有一处,即南阳邓县隆中,而无任何疑点。李兴的《碣文》约423字,全文载王隐《蜀记》。(6)习凿齿的《宅铭》约80字,载《艺文类聚·居处部·宅舍》、《初学记·居处部·宅》。他给桓秘的信,节录256字,载《晋书》本传。王隐既然在钓蜀记》中全文转载李兴的《碣文》,他在撰写《晋书》卷八八《李密传》时,必然会提及此事。私家撰写《晋书》虽多,而王隐《晋书》写作时间较早,开始于东晋之初(318—321),完成于东晋庾亮为荆州刺史时(334—340),并上呈晋廷。故现存正史《晋书》卷八《李密传》中关于李兴写诸葛亮《文》的记载,当从王隐《晋书》或《蜀记》而来。习凿齿所处的时代,稍晚于王隐,他所撰的《汉晋春秋》、《宅铭》以及给桓秘的信,所记诸葛亮隆中故居,既是在家乡的耳闻目睹,又必然参阅了王隐的《晋书》和《蜀记》的资料。《水经注》作者郦道元经过实地考察,所以沔水经乐山北、隆中流向极为准确。所记李安作《宅铭》,无疑从《蜀记》而来,因所引前三句与《蜀记》碣文无异。关于习凿齿所写《宅铭》,显然郦道元必定亲见《宅铭》文字,才可能有具体的年号和年数记载。《荆州记》和《南雍州记》所载,既参阅了前代人的资料,又增加了一些景物。可见上述各条资料,互相关联依存,彼此印证可靠,形成完整的一体,要否定其中任何一条,都必然牵涉其他六条,因而诸葛亮躬耕南阳邓县隆中的结论,乃是无法动摇的。

我们应当注意,前面所分析的最重要的前五条史料,是以王隐和习凿齿两人的著作为核心。王隐父王铨为魏晋时人,略晚于诸葛亮。他“少好学,有著述之志,每私录晋事及功臣行状”。(7)王铨搜集《晋书》资料时,离三国时间最近。据证实,王铨约生于魏嘉平五年(253年),约卒于西晋元康五年(295年),年约43。(8)王铨弱冠醒世时,也即搜集整理材料时,离诸葛亮躬耕隆中只不过66年,离诸葛亮死只有39年。所以他留给王隐的“遗业”,即《晋书》和《蜀记》资料或部分稿本,更具有权威性。王隐为西晋末东晋初人,“博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谙究”。(9)东晋元帝建国之初,即太兴(318—321)初年,便召王隐为著作郎,令撰晋史。所以王隐《晋书》开始时实为官修正史。当时另一著作郎虞预“私撰晋书,而生长东南(预为余姚大姓),不知中朝事,数访于隐,并借隐所著书窃写之,所闻渐广”。(10)据此,知王隐父子皆为史学名家,实际上《晋书》和《蜀记》应为其父子两人共同写成。习凿齿为襄阳人,襄阳离邓县隆中只有20里。他所活动的时代,离诸葛亮躬耕隆中,用他自己的话说,也是“相去之不远”。关于邓县隆中诸葛亮故宅,他除参阅王隐《晋书》、《蜀记》外,必定亲自目睹及听故老传闻。习氏本人“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深为时人所器重。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转西曹主簿,后迁别驾。温常征伐,以“凿齿或从或守,所在任职,每处机要,莅事有绩”。(11)桓温对其“亲遇隆密”,曾褒奖说:“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12)具有一流军政才能的桓温,对习氏如此推崇,其才学人品素质,便可想而知。习氏所撰《汉晋春秋》,起自汉光武帝,终于晋愍帝,凡54卷。从其临终上疏和《三国志》、《后汉书》注引内容看,该书尊蜀汉为正统的史观虽未必可取,其叙述汉晋间约290年历史,体例统一,史实完整,确为一部谨严的史著。(13)主张“南阳宛县说”者,贬《汉晋春秋》“实际是一篇杂文”,乃是带常识性的错误。像习凿齿这样一位严肃而著名的学者和史家,记述诸葛亮躬耕邓县隆中,乃其家乡近代史事。再联系离诸葛亮躬耕时间更近的史学名家王隐父子的记载,以及郦道元参考他们的资料,又经过实地考察,再次追述诸葛亮躬耕邓县隆中的史实,可谓证据确凿充分。毋庸置疑。

(二)东汉末邓县隆中在政区上虽属南阳管辖,但为其边远地区,中间又隔着一条大江沔水,因而同郡治宛县的隶属关系不紧。由于邓县隆中离襄阳很近,在当时割据势力纷争中,它一直在刘表割据势力范围之内。因此,我们再进一步从荆州治所襄阳和南阳郡治宛县所处的地理政治军事形势,以及诸葛亮所结交的亲友来考察。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任荆州刺史,把州治移至襄阳,并平定了当地的战乱。从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的17年中,刘表所控制的以襄阳为政治军事中心的荆州地区,“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14)政治形势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15)而且襄阳“跨连荆豫,控扼南北,三国以来,尝为天下重地”。(16)这里东西南北水陆交通都极为便利,被称为“水陆之冲”。(17)陆路由襄阳往北,经新野、南阳宛城,北至京都洛阳;往南经江陵、长沙可达广、交二州,这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主要通道。从水路来说,发源于陕西汉中地区的沔水,流经襄阳、樊城,成为陕、鄂间的主要交通动脉。由襄阳沿沔水南下可达夏口,沿江东下直达扬州,溯江西上可达益、梁二州。由于襄阳政治经济形势稳定,交通方便,从而成为当时各地文人学士的避乱场所。加之刘表“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爱民养士,从容自保”。(18)史称“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19)王粲《荆州文学记》说:“五载之间,道化大行,耆德故老……自远而至者三百有余人。”他还对曹 *** 说:“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20)王粲本人就是初平四年(193年),由长安逃到荆州的。邓县隆中既离襄阳很近,又在沔水之南,地处刘表政治势力统治的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范围之内。

南阳宛县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形势,恰好与襄阳地区相反。南阳郡本为东汉帝乡,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当董卓之乱发生后,司空袁逢之子袁术南下占领了南阳郡。东汉南阳人口最多时有240余万。袁术“在南阳,户口尚数十百万,而不修法度,以钞略为资,奢恣无厌,百姓患之”。(21)史载:“南阳户口数百万,而术奢 *** 肆欲,征敛无度,百姓苦之。”(22)因而袁术占领南阳时期,该地经济遭到严重 *** ,其政治统治不稳。同时,南阳宛县往东北方向离许昌很近,曹 *** 为了巩固后方,势所必争。从南阳宛县南下又威胁襄阳,所以刘表也在暗中窥测。袁术在南阳处于曹、刘两种势力夹击的地位。初平二年(191年)冬,袁术曾派兵欲袭夺荆州,为刘表军所败。初平四年(193年)正月,刘表主动向北进军,袁术退驻陈留郡,为曹 *** 追击,败退至九江。从初平四年冬到建安元年(196年)大约三年内,刘表曾一度控制南阳郡。建安元年(196年)冬,东汉骠骑将军张济自关中率兵入荆州界,攻南阳郡穰县,为流矢所中死。济族子张绣代领其众,占领南阳宛县。张绣虽然表面上联合刘表,实为 *** 割据势力。所以从建安元年冬开始,南阳宛县实际上为张绣的势力范围。(23)

张绣占领南阳后,对曹 *** 的许昌形成威胁。随即,从建安二年(197年)春正月到建安三年(198年)春三月,曹 *** 连续三次征讨张绣,双方激战于南阳宛县和穰县一带。(24)建安三年四月,曹 *** 围张绣军于穰县时,闻袁绍欲攻许昌,遂解围北上。建安四年(199年)九月,曹 *** 派军守官渡,预作与袁绍军决战的准备。此时,袁绍派人与张绣结好,欲借以牵制曹军。张绣从谋士贾诩议,率众降曹 *** 。从此,南阳郡东北部地区(包括宛县),成为曹 *** 的势力范围。建安七年(202年),刘表曾遣刘备北侵,兵至宛县东北叶县,曹 *** 遣夏侯敦、于禁等之。双方战于南阳宛城东北的博望县。(25)刘备烧屯退兵新野,后屯驻樊城。以后刘表再也不曾派兵北上,南阳郡西南部(包括邓县)为刘表所据,其东北部则为曹 *** 所占领。诸葛亮叔父玄于兴平二年(195年)冬在豫章太守任上,汉廷遣朱皓代玄,双方兵戎相见。玄被朱皓战败后,退守西城。史称“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26)他携家带口,辗转流离,大约于建安二年(197年)依附刘表。(27)此时,南阳宛县既非刘表辖地,又为曹 *** 、张绣长年激战争夺地区。诸葛玄自应去好友刘表所统辖的政治环境安定、文人学士云集的襄阳,而绝不会去兵荒马乱又无所依靠的南阳宛县。建安四年(199年)以后,诸葛亮更不会去刘表敌对势力曹 *** 管辖的南阳宛县躬耕。同时,襄阳四通八达,聚集着众多的学士名流,对全国各地的政治军事信息灵通,这给诸葛亮交游士林,寻师访友,增益学问,讨论当时政治军事形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诸葛亮十年躬耕时期结交的众多亲友,如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庞统、马良,以及长辈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人,他们或是襄阳人,或在襄阳地区活动。这些人与诸葛亮同辈的是其学友,常切磋学问,议论时事,关系极为密切。(28)长辈便是他的师长,诸葛亮常亲自登门跪拜求教。(29)这些师友中,如徐庶、庞统、司马徽、庞德公都是当时襄阳才高识广的著名人物。徐庶“听习经业,义理精熟”。(30)庞统被称为“南州士之冠冕”。(31)司马徽是东汉末著名的古文经学家,在襄阳招收弟子讲学,尹默、刘廙、李撰、向朗、庞统、诸葛亮等人都曾是他的学生。(32)庞德公名高一时,荆州牧刘表曾多次登门请他辅佐,都遭到拒绝。(33)他们的帮助和教诲,对诸葛亮从17岁到27岁政治思想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无疑起了重要作用。从蜀国建国纲领《隆中对》的完整提出,充分证明了诸葛亮在隆中的10年学习研究,以及向师友求教,使他在政治思想上已完全成熟并为他后来的事业从思想理论上奠定了基础。诸葛亮在后来治理蜀国时,还亲切地回忆当年躬耕时友人的启诲说:“昔初交(崔)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徐)元直,勤见启诲。”(34)可见他们之间交情深厚,相互帮助,使诸葛亮受益匪浅。不仅如此,诸葛亮大姐嫁襄阳大族蒯祺为妇, *** 嫁庞德之子山民,他本人娶刘表内亲襄阳名士黄承彦之女为妻。刘表亲信襄阳大姓蔡瑁一姊为刘表“后妇”,一姊嫁黄承彦,所以刘表实为诸葛亮的姨父。(35)而且刘表长子刘琦曾多次请诸葛亮为其“谋自安之策”,以及吴国晚期丞相襄阳张悌儿时曾为诸葛亮赞誉,可知诸葛亮躬耕期间同当地政界和大族人物常有接触。(36)诸葛亮在十年躬耕时期,已同襄阳地区的刘表割据势力,以及地方豪族和名士,结成一种超过师友情谊的亲缘关系。他的这种亲戚和师友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只有长期在邓县隆中躬耕,离刘表荆州治所襄阳很近,才有可能形成。因为宛县距离襄阳120公里,合今240华里之遥,加上古代交通极不方便,步行大约要三天,往返需要六天。况且,南阳至襄阳的通道,常为兵乱所阻,难于通行。假如诸葛亮在南阳宛县躬耕,上述社会关系岂能建立。而且,刘备建安七年(202年)以后退屯新野、樊城,只有诸葛亮躬耕邓县隆中,两处相距不远,在挚友徐庶的推荐下,建安十二年(207年)十一月,刘备才有可能“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辅佐他,从而经过14年的斗争,使刘备建立了蜀国. 试想,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倘若他在南阳宛县躬耕10年,魏晋至元初1000余年,不留一点遗迹,也不见有片言只语的记述,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三)关于主张“诸葛亮躬耕南阳宛县说”的文章,主要有三条所谓“依据”,经过仔细考辨,实际上无一条能够成立。

之一,诸葛亮《前出师表》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他们认为秦代划分南阳和南郡的边界是以沔水为界,而沔水之南的隆中,不属于邓县,所以“躬耕于南阳”,指的是宛县(37)。他们还举出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汉代部分,隆中属于南郡。(38)我们认为,首先不能把两郡边界以沔水为界绝对化,何况秦建制离东汉末已400余年,边界变化较大。东汉时,实际上南阳和南郡已开始突破沔水界限,如南阳郡之武当、筑阳、山都三县均在沔水之南,即是明证。(39)隆中是个小地名,在地理志中不可能找到它到底属南阳邓县或南郡襄阳县。习凿齿在写《汉晋春秋》时,似乎已经注意这个问题,由于他是当地人,又是史学名家,对100多年前家乡的地理沿革,无疑是了如指掌的。所以他特别明确肯定地指出:“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日隆中。”习氏所言南阳邓县隆中,是从行政管辖上讲的,正好解释了“躬耕于南阳”的疑窦。因为当时人谈籍贯或所处地区,可不讲县以下小地名,而以郡名代之这类事例在魏晋史籍中常见。至于“襄阳城西二十里”句,则是从隆中所处地理方位上讲的,因为当时襄阳城已为襄阳名郡治所。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襄州·襄阳县》条说:“万山,一名汉皋山,在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日:‘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这条资料十分重要,它更加具体地说明,自古以来襄阳县西边地界短促,其与邓县分界线,在襄阳城西11里的万山,诸葛亮躬耕的隆中不仅在邓县境内,而且距离该县分界处还有九里。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集汉、魏、六朝各家地记,又采《水经注》及《括地志》,旨在“审户口之丰耗,辨州城之疆理”,历来被誉为是一部地理名著。点校家“通过查证,认为此志最可依据”。(40)它讲邓县和襄阳县边界的沿革,恰好似在给《汉晋春秋》诸葛亮躬耕邓县隆中条作注释,从而更增强其可靠性。试问,我们应当相信离诸葛亮躬耕时间较近的李兴《碣文》及习氏《宅铭》和《汉晋春秋》的明确记载呢,还是相信400多年以前的秦代南阳和南郡边界的笼统划分为依据的推论呢?如果不带任何偏见的话,无疑只能是相信前者。关于《中国历史地图集》隆中属南郡,那是1975年旧版的东汉南郡辖区。但该地图集1985年新版,在第三册的三国部分已改正了旧版的错误,将隆中划归南阳邓县,而且邓县还包括沔水以南小部分。(41)这同《汉晋春秋》和《元和郡县图志》完全相吻合。作者已改正了旧版南郡对隆中的错误辖区,主张“南阳宛县说”者却仍征引旧版南郡对隆中的管辖,说穿了无非是想使自己的论点多凑一条依据,这种学风是极不严肃的。

第二,主张“宛县说”者,还有一条所谓“过硬”的材料,即李兴所撰《碣文》中,开头便说“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古人以山南水北称阳,那么诸葛亮躬耕地应在沔水之北。(42)这是不明史实真相,对李兴《碣文》的曲解。其实,《碣文》之一句乃是讲刘弘奉诏于南阳 *** 张昌 *** 。西晋太安二年(303年)五月,张昌 *** 发生,“江沔间一时焱起……以应昌,旬月之间,众至三万”。(43)当时镇南将军新野王司马歆镇襄阳,向朝廷告急。晋廷派刘弘为荆州刺史,与前将军赵骧、平南将军羊伊领兵至南阳宛县。张昌亲自挥师北上,在樊城一战,击毙镇南将军司马歆。晋廷诏弘代歆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同年六月,刘弘以长史陶侃等率大军进据襄阳。张昌则避开陶侃大军,径直北上围刘弘于南阳宛城,败赵骧,杀羊伊,刘弘败退梁县(属豫州汝南郡,与南阳接界处)。张昌义军回军进攻襄阳不克。七月,张昌退回江夏郡。刘弘带兵击杀范阳王硫所派荆州刺史张奕后,正式领荆州刺史,进驻襄阳。接着,陶侃大败张昌军,前后斩首数万级,昌逃入长沙下隽山。次年(永兴元年,304年)正月,益州刺史罗尚为李雄义军所败,遣别驾李兴诣镇南将军刘弘求粮,“(弘)遂以零陵米三万斛给之。尚赖以自固”(44)。李兴去荆州求粮的时间,《蜀记》为永兴中。永兴只有三年,据《通鉴》考订为永兴元年(304年),完全符合史实。(45)李兴本为蜀人,因公事去襄阳趁机观看前蜀相诸葛亮故宅,以示缅怀。刘弘忠于晋室,也是“奉命于危难之间”,抚今思昔,追念诸葛亮之为人,与李兴同往,并命兴为《碣文》,应为情理中事。李兴所撰《碣文》之一句为全文序句,讲刘弘受诏为荆州刺史以 *** 张昌 *** ,为义军所阻于南阳,而且开始为义军所败,部属死伤甚众。接着,“听鼓鼙而永思”到“轼诸葛之故乡”,是讲陶侃等击败张昌义军后,刘弘镇守襄阳,在平息战乱之余,要发扬诸葛亮的“遗光”,彻底平息战乱,把国家治理好。这是刘弘与李兴观诸葛亮故宅,以及撰写《碣文》的主旨。所以下文用较长篇幅写诸葛亮的功业。最后又回到诸葛亮的故宅:“昔尔之隐,卜惟此宅,仁智所处,能无规廓。……今我来思,觌尔故墟。”(46)文中“故乡”、“此宅”、“故墟”,均指诸葛亮隆中故居。这样,《碣文》从头到尾,意明理惬。如果说,“沔之阳”指诸葛亮故宅在沔水之北,那么“天子命我”如何解释呢?难道当北方刘渊已起兵,西南李特、李雄 *** 如火如荼,特别是长江中游的张昌义军向北挺进,京都洛阳震动,晋惠帝还有闲情逸致,专门下诏命刘弘去拜谒诸葛亮故居,岂非天大的笑话。

第三,《水经注》卷二九《沔水注》有“后六十余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指诸葛亮)宅铭焉”。主张“宛县说”者提出,西晋只有惠帝司马衷在位有永平年号,但当年即改元元康,所以永平五年应为元康五年(295年),上溯60年为魏明帝曹睿青龙三年(235年),这时“李安(又名李兴)的父亲李密才14岁,李安是李密的第二个儿子,这时还未出生,怎么会写《孔明宅铭》呢”。(47)这是有意把时间搅乱,企图达到否定李兴《碣文》和习氏《宅铭》的目的。但这是徒劳的。因为李兴写《碣文》的时间,前述在永兴元年(304年),准确无误。再过60年左右,只有升平(357—361年)和太和(366—370年)两个年号有五年。从升平至太和时,习凿齿恰好在桓温荆州府任职。也就是说,李兴为文后50余年至60余年,习氏均在荆州。他一直反对桓温篡晋,作《汉晋春秋》尊蜀汉为正统,追思诸葛亮忠于蜀汉而作《宅铭》,以抒 *** 怀,符合其心志。习氏若在升平五年(361年)作《宅铭》,则在李兴作《碣文》后58年,离60年差二年;若是在太和五年(370年)作《宅铭》,则在李兴写《碣文》后66年,正合“六十余年”。《水经注》在北宋以前,靠抄写流传,在传抄中经注文混杂,错行错页,甚至某些篇残缺不全,年号和年数尤多错讹,本不足为怪。李兴和习凿齿所写《碣文》和《宅铭》尚存,白纸黑字,岂能否定。至于习氏《宅铭》写于何年,这是另一回事,不能因写《宅铭》的年号或年数有误,便将写铭文的事实也加以抹煞。当我通读“南阳宛县说”的文章后,总觉得其中多杂有感情用事,从而对许多重要史料,或轻率地予以否定,或随心所欲,凭臆妄解,至于带常识性的错误,俯拾皆是。这种不严谨的学风,应是史家所不取的。

综上所述,从魏晋时的文献记载,当时所存遗物,襄阳和南阳的政治军事地理条件,诸葛亮在躬耕时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他政治思想形成的过程,作全面的考察,诸葛亮躬耕地只能在南阳邓县隆中,即今襄樊市隆中,绝不可能在南阳宛县。如果他不是在离襄阳很近的邓县隆中躬耕,便不能得到襄阳地区那么一批出类拔萃的师友的教诲帮助,以及对当时全国形势全面透彻的了解,从而也就很难产生《隆中对》中的政略战略思想,而且也没有机缘同刘备见面,至于辅佐他建立蜀国,也将不可能成为事实。

应当指出,作为诸葛亮躬耕的准确地点,必须辨析清楚,使其符合历史真实,这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但作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襄樊和南阳两地 *** 和文物,都是中华大地上闻名遐迩的文化遗产和游览胜地,都应当充分发挥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如重此轻彼,或互争高下,都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妥当的。

注释:

(1)前说以丁宝斋《‘三顾茅庐,’发生在襄阳隆中》(《集邮》1989年4期),唐明礼《“诸葛亮隐居南阳说”质疑》(《南都学坛》1998年1期)为代表;后说以李兆钧等〈诸葛亮躬耕地质疑》(《中州今古》1988年4期),张福增等《诸葛亮受“三顾”处答或人问》(南阳《活动月报》1988年6月)为代表。

(2)《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

(3)《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

(4)《太平御览》卷一七七《居处部》五。

(5)《太平御览》卷一七七《居处部》五。

(6)《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

(7)《晋书》卷八二《王隐传》。

(8)参阅曹书杰《王隐家世及其晋书》,载《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二期。

(9)《晋书》卷八二《王隐传》。

(10)《晋书》卷八二《王隐传》。

(11)(《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

(12)《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

(13)《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

(14)《三国志·魏书》卷六《刘表传》。

(15)《三国志·魏书》卷六《刘表传》裴注引《搜神记》。

(16)《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九《襄阳》条,中华书局1955年版。

(17)《晋书》卷一《宣帝纪》。

(18)《后汉书》卷七四下《刘表传》。

(19)《后汉书》卷七四下《刘表传》。

(20)《三国志·魏书》卷二一《王粲传》。

风水琅琊_伍子胥为古城苏州做出过哪些功绩

(21)《后汉书》卷七五《袁术传》。

(22)《三国志·魏书》卷六《袁术传》。

(23)《三国志·魏书》卷八《张绣传》。

(24)《资治通鉴》卷六二《汉纪》献帝建安二年至三年。

(25)《三国志·蜀书》卷二《刘备传》。

(26)《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

(27)《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献帝春秋》载:“建安二年正月,西城民反,杀玄。”陈寿不采此说。他治史谨严,当另有实据。玄可能于建安二年西城民反后去荆州依刘表。

(28)《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

(29)《三国志·蜀书》卷七《庞统传》裴注引《襄阳记》。

(30)《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

(31)《三国志·蜀书》卷七《庞统传》。

(32)《三国志·蜀书》卷一二《尹默传》、卷一二《李误传》、卷一一《向朗传》裴注引《襄阳记》、《三国志·魏书》卷二一《刘寡传》。

(33)《后汉书》卷八三《庞公传》裴注引《襄阳记》。

(34)《三国志·蜀书》卷九《董和传》。

(35)参考黄惠贤《校补襄阳耆旧记》卷一《人物·蔡瑁》条,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6)《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三国志·吴书》卷三《三嗣主传》。

(37)张福增等《诸葛亮受“三顾”处答或人问》,载南阳《活动月报》1985年6月。

(38)张晓刚等《“三顾茅庐”不发生在襄阳隆中》,载《集邮》1989年第lO期。 :

(39)《续汉书》卷三二《郡国四·南阳郡》,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魏·荆州》,中国地图学社1975年版。

(40)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前言》,中华书局1983年版

(41)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地图出版社1985年新版。《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新版东汉部分虽仍沿旧,谭先生在有关学术座谈会上表示,再版时将予以改正。

(42)张晓刚等《“三顾茅庐”不发生在襄阳隆中》,载《集邮》1989年第lO期。

(43)《晋书》卷一OO《张昌传》。

(44)《晋书》卷六六《刘弘传》。

(45)《资治通鉴》卷八五《晋纪》惠帝永兴元年。参考《晋书》卷四《惠帝纪》、《晋书》卷六六《刘弘传》、《晋书》卷一二一《李雄载记》;《魏书》卷九六《赉李雄传》。

(46)《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蜀记》。

(47)张福增等《诸葛亮受“三顾”处答或人间》,载南阳《活动月报》1988年6月。

网友评论

在线测算
侧栏广告位

八字测财运



八字测爱情



八字测事业



给宝宝起个好名字



八字测爱情运



八字测情感



八字测情感



八字看你有桃花吗



八字看你的爱情



八字看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