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前风水_上面巨大封土堆不会压塌吗

admin02-2829

陵前风水,上面巨大封土堆不会压塌吗?

在陕西的关中地区,分布着中国历史上的72座帝王陵墓,埋葬着中国历史上的73位帝王。因此陕西关中也被称为“东方帝王谷”。这里的帝王陵墓比著名的“埃及帝王谷”的数量还多,属于世界之一帝王谷。

在这72座帝王陵墓之中,秦始皇帝陵是中国历史上之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作为中国历史上之一个大一统帝国的缔造者,秦始皇赢政不仅要他的基业传至万世,而且还要在死后继续享受他生前的荣华富贵,这一切都在他的陵园整体规划和建设中得以体现。秦始皇陵从开始修建的之一天起,就注定将是一项震烁古今的工程。根据《史记》、《汉书》的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就开始建造陵墓,直到秦朝灭亡时还没有完全修建好,前后历时39年。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以及奉行"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几乎历代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视修建陵园。古代修建王陵是重大盛典,所以王陵的修建工程大都是由丞相主持的。丞相作为除皇帝本人之外的更高督造者,他们的职责是“ *** 其事”,即规划统筹、总体负责陵园修筑过程中的各项事宜。

据《史记》可知,秦始皇帝陵园的整体修建工程以统一六国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工程的主持人应该是吕不韦,统一之后大规模修建时的主持人,先是隗状和王绾,后期是冯去疾和李斯。这五人均在秦担任过丞相一职。

历代帝王在陵墓的选址和营造上都非常讲究,出于现实和心理上维护威严的需要,古人常选择地势较高,环境优美的地方来设置帝王陵寝。而骊山北麓形成的洪积扇,地势高拔,环境秀美。

秦始皇陵就选址在骊山北麓,骊山是秦岭北麓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约25公里,南北宽约7公里。骊山是在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中隆起形成的地垒,海拔1000米左右,断层错落,山峦与沟壑相间,构成了一条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并由此孕育出了一道道河流。秦始皇帝陵就位于骊山北麓由这一道道河流形成的洪积扇上。

从堪舆学上来讲,这处洪积扇的位置南有骊山,北有渭河,是“背倚山峰,面临平原”的“山冲”之地,恰恰处于骊山北坡大水沟与风王沟之间的开阔地带,处于渭河南岸 *** 阶地与骊山山地之间的台塬上,不但地势较东西为高,而且受东西两侧水流的拱卫,是一处极为理想的设置陵园之地。

秦始皇帝陵主要由地宫、封土、城垣与门阙,各种陪葬坑、陪葬墓,各种附属建筑以及陵邑等部分组成。整个陵园设计缜密、规模宏伟、埋藏丰富。陵园整体布局,在继承前代传统葬制的基础上,又有许多创新,对后代帝王陵园的建构影响深远。

地宫作为整个陵寝的核心部分,是最早开始营造的。这里是放置帝王遗体、棺椁和重要随葬器物的地方,其中心部分即“玄宫”所在,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地下宫殿。根据《史记》中有“穿三泉水,下铜而致椁”的记载,说明秦陵地宫所在地的地下水源非常丰富。据秦陵地区地下水文资料显示,之一层地下水距地表15米左右,第二层地下水距地表30多米。而根据考古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秦陵地宫的深度为30米左右。秦陵地宫是竖穴土圹墓,要挖掘墓穴,修建地宫,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排走地下水,否则地宫所在的土圹宫城就无法顺利修建。

为了隔断排走地宫周围的地下水,就要环绕地宫一周修建排水渠,而且排水渠的深度一定要超过地宫所处的深度,将地宫范围形成一个孤岛。同时排水渠的底部用不透水的青膏泥密封住地下水源。当地下水通过暗渠坎儿井不断排出后,就可以在形成孤岛的地宫范围内正式开挖地宫墓穴了。

根据考古专家的推算,秦陵地宫的开挖范围为东西170米,南北约145米,深约30米,墓室底部东西80米,南北宽约50米。如果把这个口大底小的土圹粗略计算,要挖掘土方约50多万立方。

陵前风水_上面巨大封土堆不会压塌吗

50多万立方的土方量经过墓道和周围墓壁所留的台阶而运出土圹,工程量是很巨大的。为了解决地宫墓穴底部的地下水问题,则是采用先用青膏泥填封,然后在其之上再用夯土夯实,最后在夯土表面铺上砖石。

当墓穴挖好之后,地宫土圹底部的面积约有4000平方米,然后在其上开始严谨规划布置墓室。首先主墓室的位置确定好,这里要安放帝王的铜棺、石椁以及黄肠题凑等。《史记》中还有“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记载,这些都会被谨行规划布置。

也要给其他一些放置陪葬品的副室或耳室留有空间,这些都是供秦始皇地下享用。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营造地宫有一段形象描述:“葬始皇郦山……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司马迁的记述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着后世人们的想象,而地宫中的真实状况,则有待于将来通过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予以阐明。

一般的竖穴土圹墓的地宫都是用土填实的,比如已经发掘的秦宫一号大墓就是在地宫修建完成之后,直接用土填埋。而考古专家对秦始皇陵进行勘探的结果显示,秦陵地宫中存在石质板材。专家们认为墓室中存在的石质板材可能属于地宫墓室顶部的覆盖材料,由此推断秦陵地宫应该是券砌石顶。这样坚固的石顶也确保地宫几千年来没有塌方。《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上具天文”的记载,这进一步说明地宫顶部绘制有天文星宿图。至于秦陵地宫石材的来源,则如西晋博物学家张华所著的《博物志》所说,取于渭北诸山。

石质券顶之完工后,便要开始封土。实际上这也是秦陵地宫建造的最后一道工序。封土即覆盖于墓室之上的土包。陵墓上覆盖封土,是春秋战国之际出现的一种新的墓葬形制,即“冢墓制”,而封土则是这一墓葬形制的主要特征。其形状为截去尖顶的四方锥体,俗称覆斗形。

从秦献公开始,以后的秦公王陵都建有高大的坟冢。相对于殷周时期陵墓没有封土这一现象来说,它是一种新的墓葬形制,其主要特征是出现了覆盖于墓室上方的“封土”。 秦始皇帝陵的基本形制承继了这种“冢墓制”,并且成为“冢墓制”发展的巅峰之作。

秦陵封土用土夯筑而成,外观亦呈覆斗形,顶部略平,中腰有两个缓坡状台阶,使整个封土形成三个平台,封土原底边周长约2000米,高度因观测点不同而异,在经历风雨侵袭两千余年后,任何一个角度目测之下仍在数十米之上,其高拔之态有如山丘,后代所植林木覆盖其上,已成独特风貌。

高大的封土堆,象征着秦始皇帝的威严,标志着秦陵营建工程的基本结束。《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大事毕,已藏,毕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讲的就是地宫工程结束的情况。

此时,最初修建在地宫周围的排水渠就必须及时回填,排水渠底部填有很厚的青膏泥层,其上然后再用土夯实,其目的是保护秦陵地宫永久性的不被地下水侵蚀。由于排水渠的回填密封,秦陵地宫内至今仍然没有地下水患。

秦始皇帝陵坐西面东,与历代帝王陵墓的格局不同,非常奇特。不仅是秦始皇陵墓的朝向,据考察,陕西境内已发掘的917座秦墓,绝大部分都是东西向。秦公陵园的32座大墓,也全部面向东方。秦人葬式的这一特点,越早期越为明显。这或许和秦汉之际的礼仪风俗有关。根据有关文献记载,秦汉时期从皇帝、诸侯到上将军,乃至普通士大夫家庭,主人之位皆坐西向东。秦始皇天下独尊,为了保持“尊位”,陵墓的朝向坐西向东。

秦始皇帝陵园布局的突出特征是围绕一个核心(即陵塚),一条轴线(即以封土为中心向东、向西伸展,通过内外城垣上的东、西阙和 *** 双阙等构成的一条东西轴线),分内、中、外三个不同层面(内层为内城垣以内的区域,中层为内外城垣之间的区域,外层为外城垣以外的区域)进行分布。

其中内层是中心区,包括安放秦始皇遗体的地宫、供其灵魂起居生活的寝殿和休息闲宴的便殿,以及御用的乘舆、御厩、府库等;中层区域则包含府库、武库、宫廷厩苑、供帝王亡灵娱乐赏玩的百戏、珍禽异兽,以及饮官等园寺吏舍等;外层布局范围较为广阔,包含位于东部的兵马俑坑、象征宫廷厩苑的数百座小型马厩坑,以及位于北侧的大型府库和珍禽苑等。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更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嬴政也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个封建皇帝,他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 *** 的中央集权国家,他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被称为“千古一帝”。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病死于沙丘平台,同年明葬于骊山始皇帝陵。

陵前风水_上面巨大封土堆不会压塌吗

秦始皇陵墓什么时候开始建的?

公元前246年,十三岁的秦始皇登基后不久,就任命丞相李斯设计了陵墓。陵墓主要材料都运自四川、湖北等地,被征召修筑骊山陵园的民夫最多时达七十多万人,直到公元前210年他病死时尚未修完,由秦二世又接着修了两年才勉强竣工,前后历时三十九年,工程之浩大,为历史罕见。

秦始皇陵位于今天陕西临潼县城东的骊山北麓,是保存至今的中国更大的帝王陵墓之一。始皇陵背靠骊山,脚蹬渭河,左有戏水,右有灞河,南产美玉,北出黄金,真乃风水宝地,寄予着秦始皇让子孙万代永享福寿的心愿。

秦始皇陵总体上仿照都城宫殿的规划布置,布局既继承了秦国的陵寝制度,同时又吸收了东方六国陵寝的一些做法,规模更加宏大,设施更加完备,充分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陵园呈东西走向,面积近8平方公里,有内城和外城两重,围墙大门朝东。墓冢位于内城南半部,每边约350米,有如埃及金字塔,呈三层方锥体台级状,现高76米,底基为方形。

陵前风水_上面巨大封土堆不会压塌吗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墓室一直挖到很深的泉水以后,然后用铜烧铸加固,放上棺椁。墓内修建有宫殿楼阁,里面放满了珍奇异宝。墓内还安装有带有弓矢的弩机,若有人开掘盗墓,触及机关,将会成为殉葬者。墓顶有夜明珠镶成的天文星象,墓室有象征江河大海的水银湖,具有山水九州的地理形势。还有用人鱼膏做成的灯烛,欲求长久不息。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时,下令始皇宫内没有子女的宫女全部殉葬。为了防止泄密,参加修建墓葬的工匠都被 *** 在墓里殉葬。

秦始皇陵园里最壮观、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兵马俑了,共有武士俑约七千个、驷马战车一百多辆、战马一百余匹,以及数千件各式兵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象征了秦始皇 *** 六国的军队和出行的仪仗队,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横扫 *** 的雄壮景象。这些兵马俑的 *** 一般是先按不同的部位分别用陶模翻出胎型,然后进行粘合,再仔细雕塑外部,涂上鲜艳的色彩。俑的造型因出身、地位、经历的不同而显出不同的特征和表情,它们的装束服饰也迥然各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堪称中国古代艺术的典范。

秦亡之后,项羽入关,动用了几十万士兵发掘陵墓,随葬品被洗劫一空,宝物运了一个月还没有运完。传说后来有一个牧羊人寻羊,进入墓室,因为持火照明,引起了地宫失火,延烧三个月都没有熄灭。唐代末年,黄巢农民 *** 军进入长安也曾经发掘秦始皇陵。五代时军阀温韬又以筹军饷为名,再次大规模地盗掘秦始皇陵。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 *** ,现在秦始皇陵园地面上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座巨大的坟丘。

陵寝和陵墓的区别?

陵寝是陵墓的一部分。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

文献记载,秦汉时代陵区内设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宫人献食,犹如生时状况。

秦始皇陵地下寝宫内“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并用金银珍宝雕刻鸟兽树木,完全是人间世界的写照。也就是说,陵寝是陵墓的一部分,是死者休息的地方。

古代葬制什么时候有了地宫?

陵墓地宫大约出现于战国中期。

地宫的出现源于土葬的习俗,而土葬起源于原始社会。随着阶级等级的出现,墓葬规格出现越来越的差别,例如半坡文明,还有后来的夏,殷等朝代都是采用土葬,却还没有大规模的地宫,这和当时的人力、防腐技术不发达有关。

进入阶级社会后,有了明显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中国商代时为厚葬高峰期,不仅殉葬品奢侈,并迫使大量奴隶殉葬。西周时,墓葬大小、棺椁层数、随葬品的种类及多省,都按礼 *** 了规定。

战国中晚期,又产生了以国君为中心的陵墓制度,秦始皇陵于即位后即开始营建,规模巨大。汉代盛兴选择风水的墓地之说,以人殉葬之俗语基本废止,随藜则以陶器、漆器为主。至三国、魏晋南北朝,渐演变为薄葬。自春秋时开始,出现在墓上封土建坟丘的习俗,汉代以下普遍行之。中国汉族、 *** 等民族实行土葬。土葬的主要形式有:竖穴墓、大石墓、瓮棺葬、石棺葬、砖石室墓、洞室墓、木椁墓、船棺葬等。

清朝的陵寝还有哪些未被打开?

清朝一共出现过12位皇帝,有人至今安睡,有人却被盗墓贼拖拽丢弃!

1:努尔哈赤,在位11年,享年68岁

努尔哈赤于嘉靖38年出生,天命11年去世,享年68岁。

努尔哈赤生前并没有为自己修建陵寝,皇太极时期天下未定,南征北战,根本没精力好好修建陵寝,于是就盖了三间大瓦房,连地宫都没有,努尔哈赤的骨灰就放在瓦房里面,取名福陵。

顺治皇帝登基后,为福陵修建了石像生、方城和角楼。

康熙皇帝登基后,为福陵修建了地宫和大明楼,树碑立传。

雍正皇帝登基后,为福陵修建了围墙。

乾隆皇帝登基后,将福陵全部翻修一遍,修建了二柱门。

经过五代皇帝的努力,努尔哈赤的福陵才修建完毕,占地500多公顷,苍松翠柏,石碑石像,满是威严景象,历代皇帝每年都得到这里祭祖。

目前,福陵保存完好,尚未被打开。

2:皇太极,在位17年,享年52岁

1963年11月,看管皇太极清昭陵的工作人员正在巡逻,发现一只狐狸钻进一个树洞,为了抓住它,工作人员把树都给刨了,结果在大树下面发现一个密道,注意,不是盗洞。

密道高1米,宽50公分,黑暗无比,不知通往何处,工作人员带着指南针、手电筒钻入洞中小心查探,在洞里发现了一些动物骸骨,前进了100米之后,被暗道里面的3根石柱挡住去路,指南针也突然失灵,一行人慌忙逃了出来。

密道通往何处,至今无人知晓,有人说那是下水道,有人说那就是地宫入口。

目前,清昭陵保存完好,地宫尚未被打开。

3:顺治皇帝,在位18年,享年24岁

顺治皇帝5岁登基,成年之后遇到了自己的一生挚爱董鄂妃,顺治17年,董鄂妃生了一个皇子,顺治大喜,本想封其为太子,没想到皇子刚满3个月就夭折了,董鄂妃忧伤成疾,撒手人寰。

先后失去儿子和爱妃,顺治皇帝悲痛欲绝,万念俱灰之下就想出家当和尚,被众人劝说之后才打消这一念头,可短短半年之后,顺治皇帝就因为悲伤过度病死了,享年24岁。

顺治皇帝去世较为突然,工匠们仓促之下,只用短短一年时间就修好了孝陵,按照顺治皇帝的意思,没有进行厚葬,地宫里面不仅没有金银珠宝,连棺材都没有,只有3个骨灰坛子。

纵观整个清东陵,大大小小的古墓几乎都被盗过,唯独孝陵没有被盗,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太穷,没什么油水可捞!

4:康熙皇帝,在位61年,享年69岁

早在1945年,王绍义就带着一伙盗墓贼闯入了康熙皇帝的景陵之中,拿走了所有的宝物,没错,康熙遭遇了和乾隆一样的命运。

1979年,乾隆皇帝的地宫经过 *** 清理之后,对外开放,游客可以进入参观,可是至今为止,康熙皇帝的景陵地宫仍未被开放,你知道为什么吗?

首先,康熙陵寝在修建的时候没有设计排水 *** ,被盗墓贼光顾的时候就已经被淹了,经过上百年的浸泡,地宫的损伤十分严重,安全性能不够。

其次,康熙陵寝在修建的时候正值战乱,财政紧张,所以修建陵寝所使用的材料很一般,反观乾隆陵寝修建的时候,国力鼎盛,材料从全国各地挑选,全是更好的没料,修建出来的陵寝十分豪华,参观性很强。

整体来看,康熙皇帝的墓被盗过,被水浸泡过,用料普通至极,所以没有对外开放的价值。

5:雍正皇帝,在位13年,享年58岁

1980年,考古队奉命发掘雍正皇帝的古墓,刚挖2米,考古队脸色大变,直接用水泥将洞口堵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雍正驾崩之后,并没有跟父亲一起埋入清东陵,而是另外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在清西陵修建了一座陵寝。

1975年,考古队在清理乾隆地宫的时候,发现雍正的陵寝位置也有一个盗洞,当时就认为雍正的陵寝也被盗墓贼光顾了。

1980年,考古队终于拿到了 *** 的审批,开始对雍正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当时,需要媒体也都赶到现场围观,他们都想通过古墓来了解雍正的真正死因。

在历史上,雍正的真正死因一直都是个谜团,有人说,雍正是被吕四娘刺杀而死的,有人说,雍正是被宫女勒死的,有人说,雍正是中风死的,有人说,雍正是服丹药太多死的……

说法太多,没有一个定论,于是,各路媒体齐聚一堂,想要通过雍正墓找到真相。

考古学家顺着“盗洞”的位置往下挖,刚挖了2米就发现不对劲了,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盗洞,下面全都是原封土,不是盗洞回填,这说明古墓还没有被盗过,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考古队马上停止发掘,并用水泥封住洞口。

至今为止,雍正皇帝的墓依旧没有打开,他的真实死因也依旧是个谜!

6:乾隆皇帝,在位60年,享年89岁

1928年7月,孙殿英打着演习的幌子,拉着部队来到了清东陵,将乾隆皇帝的古墓洗劫一空。

这伙人终究不是专业的盗墓贼,没有寻龙点穴的本领,站在地宫上方,就是找不到进入地宫的入口,东挖一下,西挖一下,把整个陵寝弄得一团糟,最终还是把枪顶在一个守墓人的脑门上,才知道入口在琉璃影壁下方。

面对珍贵的琉璃影壁,孙殿英没有一点犹豫,直接使用 *** 将其炸开,露出了进入地宫的通道。

地宫里面有很多积水,这伙人趟着水前进,顺利打开3道石门,来到最后一道石门面前,可无论他们怎么使劲,就是推不开这一道石门,原来,乾隆的棺椁在积水中飘了起来,刚好顶住石门,也难怪他们推不开。

孙殿英是一个急脾气,眼瞅着石门推不开,便直接用 *** 将其炸开,进入主墓室之后,他将乾隆的棺椁砍开,将乾隆的骸骨拖出来丢弃,将里面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后来,孙殿英虽然被抓了,可很多文物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1979年,乾隆的地宫经过 *** 清理之后对外开放,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7:嘉庆皇帝,在位25年,享年61岁

嘉庆皇帝杀掉和珅之后,马上就有钱了,给自己修建陵寝的时候也不缺钱了,可是,昌陵在修建过程中还是遇到3个大问题。

其一,材料不够,准确来说是金丝楠木不够。

皇帝修陵必须要用金丝楠木,一来可以显得大气上档次,二来可以坚久耐用,可是,金丝楠木十分稀缺,一时之间根本找不出这么多,大臣提议拆掉京城的庙宇,取金丝楠木一用。

拆掉佛祖的庙宇给自己修陵墓,这怎么听都像是奸臣出的坏主意,所以,嘉庆皇帝根本没有理会,让工匠用其他的木料代替,这一举动堪称明智。

其二,大舅哥负责修建陵寝工程,偷工减料,造出了一个豆腐渣工程,把嘉庆气得不轻。

其三,工匠在雕刻石像的时候,雕坏了没有重新雕,而是用胶水粘起来,又把嘉庆气了一下。

整体来看,嘉庆皇帝为自己修建陵寝的时候,可谓是一波三折,好在最终修建出了一座质量优异的陵寝,直到今天也依旧完善,没有被盗,地宫也没有被打开。

8:道光皇帝,在位30年,享年69岁

道光皇帝以“节俭”出名,一辈子“清苦”惯了,可是你知道吗?他修建陵寝的开销之大,比乾隆和慈禧加在一起还要多!

道光皇帝修建的之一座陵寝,耗时7年,花费数百万两白银才修建完成,可当他看到陵寝有漏水问题之后,没有要求修缮,而是直接丢掉,换了一个地方重新修建,又耗时数年才修建完成。

道光皇帝的陵寝,三殿木料全部使用最为名贵的金丝楠木,要知道,金丝楠木是非常稀少珍贵的,历代皇帝都舍不得多用,只在关键位置用一些,嘉庆皇帝直接用普通木料代替,反观以节俭出名的道光皇帝,不仅在大殿使用金丝楠木,连东西配殿都使用金丝楠木,奢侈至极。

大殿的天花板也十分华丽,历代皇帝都使用彩绘手法,简单省钱,以节俭出名的道光皇帝却用金丝楠木雕刻,900多块天花板全是金丝楠木雕刻出来的,奢侈至极。

乾隆皇帝修建陵墓总开支200万两白银,以奢侈出名的慈禧太后修建陵墓也只花了200多万两白银,道光就厉害了,总开支超过400万两白银,当真是“节俭”,也难怪后人调侃:省了一辈子钱,全都用来修陵寝了。

值得一提的是,道光皇帝的陵寝保护相当完善,至今都没有被盗的消息传出,地宫也没有打开。

9:咸丰皇帝,在位11年,享年31岁

咸丰皇帝的陵寝是被一个叫做王绍义的盗墓贼盗掘的,他伪装成一位弹棉花的老汉,隐藏几十年,苦练手艺,等待时机,终于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潜入了咸丰的地宫。

咸丰的棺木是金丝楠木打造的,十分珍贵,但王绍义却瞧不上,他让人拿着斧头猛砍,好半天才将棺材砍碎,露出里面的金银珠宝,以及咸丰皇帝的骸骨。

当时,距离咸丰下葬已经过去84年,咸丰的遗体只剩下骨架和头发,然后就是龙袍和一堆宝物,王绍义没有客气,将里面的宝物洗劫一空。

后来,王绍义虽然被抓了,但还是有一些文物流失了,再也无法找回!

10:同治皇帝,在位13年,享年19岁

同治皇帝跟咸丰皇帝一样,陵墓都是被同一个人盗掘的!

同治皇帝6岁继位,表面上是皇帝,实则一点权利都没有,一生都活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之中。

同治13年,也就是1875年,同治皇帝病死,年仅19岁,是清朝最短命的一位皇帝,关于他的死因,民间有很多版本,有说他死于 *** 的,有说他死于疥疮的,历史学家查阅太医按脉记录之后确定,同治皇帝其实是死于天花。

同治皇帝的妻子孝哲皇后是一个直性子,看不惯婆婆慈禧的作风,经常跟慈禧对着干,婆媳之间积怨颇深,同治皇帝驾崩74天之后,孝哲皇后就被慈禧逼着自缢而死,跟同治皇帝埋在一起。

1945年,由王绍义带领的盗墓团伙炸开了地宫入口,一股恶臭扑面而来,盗墓贼被熏得一阵头晕,忍不住怀疑墓中有毒气,还有人怀疑同治皇帝死于 *** ,生怕会传染给自己,纠结了很久之后,金钱还是战胜了胆怯。

王绍义让人打开同治皇帝的棺椁之后,终于找到了恶臭的来源,正是同治皇帝的遗体腐烂发出的臭味,一伙盗墓贼被熏得哇哇乱吐,可他们扔没有退走,而是加快了掠夺宝贝的速度。

搬空同治皇帝的棺椁之后,盗墓贼又打开了孝哲皇后的棺椁,原本就状态不佳的盗墓贼心中一惊,因为孝哲皇后的尸身并非腐败,保存十分完好,就像是睡着了一样,王绍义很喜欢研究历史,知道孝哲皇后是吞金而死,就让人剖尸取金,可怜的孝哲皇后,生前死后都不得安宁。

现如今,同治皇帝的陵墓还没有对外开放,或许永远都不会对外开放吧!

11:光绪皇帝,在位34年,享年38岁

光绪皇帝的陵寝地宫中有一道金刚墙,用砖石砌成,之后用浇灌铁水,坚固无比,目的就是为了防盗墓贼,可最终还是没能防住。

盗墓贼的手段很多,他们使用了一种佛跳墙的手法,从金刚墙的下方挖掘盗洞,巧妙地绕过了金刚墙,顺利进入墓穴之中,打破了光绪皇帝的棺椁,拿走了里面的金银珠宝。

1980年,考古人员对地宫进行清理的时候发现,光绪皇帝的棺椁破了一个大洞,光绪皇帝趴在里面,双脚被盗墓贼拖拽过,小腿露在棺材外面。

整个地宫里面一片狼藉,棺木里面也一片凌乱,幸运的是,光绪皇帝手中紧紧握着一件连体翡翠环,这是珍妃生前最喜欢的一件宝物,象征着光绪帝跟珍妃之间的爱情,价值连城,盗墓贼可能是出于疏忽,没有将其带走。

现如今,光绪皇帝的陵寝地宫处于开放状态,游客可以进入参观。

12:溥仪,在位3年,享年61岁

溥仪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1906年出生,1967年因尿毒症去世,享年61岁。

溥仪去世之后,先是安葬在北京的八宝山陵园里面,后来,溥仪的第5位夫人李淑贤提出,要将溥仪的骨灰埋在清西陵里面,紧紧挨着光绪帝的陵寝,也算是回家了吧。

溥仪的墓就比较简单了,不存在盗墓贼一说,也不存在考古发掘一说。

以上便是清朝12位皇帝的陵墓情况了,同为皇帝,一脉相承,命运却各不相同!

网友评论

在线测算
侧栏广告位

八字测财运



八字测爱情



八字测事业



给宝宝起个好名字



八字测爱情运



八字测情感



八字测情感



八字看你有桃花吗



八字看你的爱情



八字看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