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风水_还有儒家法家黄老等诸子百家的传承吗

admin02-2625

王朝风水,还有儒家法家黄老等诸子百家的传承吗?

战国时期,因为激烈的竞争,对于思想艺术,反倒创造了一个相对开明的环境,一时间诸子百家,各显神通,为了应对当时列国纷争的局面,纷纷提出自己不同的主张。所谓诸子百家,最广泛的说法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各家在当时都有自己不同的主张,有的能够得到当时国君的青睐,有的自始至终都是冷门领域。在战国时代,依照法家韩非子的说法,世之显学,墨儒也!但是对于君王,更受欢迎的则是兵家、法家。其他的大部分都不受君王待见,也难以出人头地,自然没有人跑去学习,最后要么消亡,要么融入其他诸子当中。先秦时代,因为环境、文化的共性,发展出来的核心学说都差不多一个主旨,在于息战、养民、罢兵,哪怕最后有的成为残害生灵的工具,但是其起点是为了养民。秦朝以后,因为大一统的环境和儒家的崛起,诸子百家大多进入消沉期,甚至消亡。两千年来,流传到现在, *** 发展的已经为数不多。现在看,当初诸子百家现在依然存在并且 *** 发展只有兵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恰恰,这几个都是当初比较显赫的派别,在司马迁之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摘录的六家分别是: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其中占了三个。阴阳家:学说的提出者是齐国邹衍,核心是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天文五行等核心主张在当时虽然没有受到重视,但是后来五行学说成为王朝更换的依据,再者历法是古代必不可少的东西,在民间,阴阳学说也非常受到欢迎,在现在依然影响力巨大。不过现在的阴阳学说融合了道家、先秦巫术、历法、风水等诸多学说,内容庞杂而条目不一。兵家:兵家自春秋以来,打仗成为家常便饭,能够指挥将士攻城略地的人才一向供不应求,兵家的学说一向难学难用,所以很少有大成之人,但是因为非常重要,国家大事必不可少,所以历代都受到重视,甚至有专门的人才培养学校。现代以来各种军校都是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儒家:自从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大一统王朝的官学就是儒学,孔子成为至圣先师,其儒家学说一直源远流长,并且演化出诸多的支派,秦汉以后多次推成出新,经久不衰,但是两宋以来的理学将儒家变得呆板、固执,而明朝的心学则纠正了了这一变化,可惜心学一直未能压过理学。道家:春秋时代,老子的道家学说经后来的庄子发展,更加丰富,但是一样没有成为显学,但是汉朝建立后,为了适应社会休养生息的现实,黄老学说成为治国策略,这给后面的道教留下种子。汉武帝时候,儒家取代道家,但是已经有一定规模的道家基础融合了黄帝学说、先秦巫术等逐渐演变为道家,东汉后期的天师道、太平道都是比较成熟的道家团体,等到后来佛教传入,再次让道教制度完善化,经历金元时期全真道的推广,道教始终能够和佛教分庭抗礼。

{!-- PGC_COMMODITY:{"charge_ *** ":" *** s://haohuo.jinr *** ai *** /views/product/ *** 2?id=3408332920195290703&origin_type=&origin_id=108888270264_3408334043329237324&alkey=1306_108888270264_0_3408334043329237324_011","commodity_id":"3408334043329237324","elastic_img":[],"elastic_title":"国学经典诸子百家","img_ *** ":" *** ://sf1-cdn-tos.toutiaostatic *** /obj/temai/FtrYjX2K6eKB7h-1Y2mWmzHtV0Nxwww800-800"," *** _type":4,"pr *** ":108,"promotion_id":"3408334043329237324","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国学经典 *** 25本 儒家经典 诸子百家 智慧谋略论语道德经菜根谭"} --}

王朝风水_还有儒家法家黄老等诸子百家的传承吗

南京为何成为明朝最初的首都?

对于明朝初建都南京,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所决定。古代选都城,都必须从军事、政治、经济以及风水几大方面考虑。

从军事方面来说

所选都城必须有足够的自然条件保护都城,在古代山、河是纯天然的防御设施。在受到敌人进攻时,都城要能固若金汤,阻止敌人的进攻,能够长时间坚守等待外援。敌人进攻时能快速便捷的调动军队支援首都,都城附近必须有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

从政治方面说

都城选址必须在一个政治基础好的地方,也就是必须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建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建都,才最有安全感,才能发展壮大属于自己或明或暗的保护力量。发令施政才能快速畅通的散发出去。

从经济方面来说

一个王朝的都城,就是到时更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政治中心、军事中心、文化中心。只有财力雄厚地方富庶的地方才能支撑一个都城的生存和发展。

从风水方面来说

中国每个朝代都讲究龙脉一说,选都城必须选龙脉上,要能在聚王气的地方建都城才能保证王朝长治久安。其实,古人所说的风水说白了也是综合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考虑,作为这几个方面的总结。

说到这里我们分析一下南京为什么会成为明初的首都?

对于明朝的威胁是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而南方威胁很小,南京紧挨长江,长江划分中国南北,可以作为一个天然的防御设施,防御北方少数民族,还有钟山龙,石头虎期的险要形势,所以南京安全形势,对于明朝来说相当不错。南京位于长江沿岸,交通便利,调动军队快捷。这就减少了定都西北的一个大问题—漕运问题。

明朝是一个从南方打到北方建立的王朝,在南方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相对于刚攻下的北京,朱元璋在南方的影响力要大的多。而且,当时江南的科举进士冠绝天下,很多有政治影响力的政治人物都出自江南,全国的政治也被这些地方的家族主宰。自北宋开始,全国经济南移,形成南盛北衰的经济形势,南方一带物产丰盛,地方富庶,在南京建都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从朱元璋角度来说,他是一个家乡情结较为重的皇帝,从他想建都凤阳来看,他不想离家乡太远。由于开国初期,人民需要休养生息,不能太大的劳民伤财,最终放弃建都凤阳,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建都南京。

王朝风水_还有儒家法家黄老等诸子百家的传承吗

历史上有没有北辰皇朝?

没有。

虚拟的,「北辰一脉」创建的帝国,历代世袭相传,统辖北嵎一带,领土扩及藩属西佛国及边疆四方部族,兵强马壮、富裕繁荣,美名「天都北嵎」。

北辰皇朝尚武,以「皇城剑祭」为拔擢人才管道;崇信佛教、笃信龙脉风水一说,龙脉之地更借予鎏法天宫成立「西佛国」,藉佛法庇护北嵎国运。

泰山为什么会成为皇帝的封禅之地呢?

泰山为何会被古代帝王选为封禅地?哪位皇帝下诏废除了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在中国古代历来是一件大事,《史记》中司马迁曾言: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这句话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封禅的重大政治意义,皇帝号称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当然要向天地汇报自己的功绩。那么封禅的具体的大致解释是什么呢?就是在泰山之上用土筑成祭坛,祭天被称为封,而祭地则被称为禅,这便是封禅二字的由来。一、泰山被选为封禅地点的原因(一)孔子与泰山的渊源。“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与泰山的渊源可谓深矣,而至圣孔子作为万世之师,孔子对泰山的推崇为泰山增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孔子的家乡曲阜离泰山只有几十公里,孔子曾经多次登临或者路过泰山,孔子曾经愤怒的哀叹“苛政猛于虎”就是在过泰山的时候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时而发出的。孔子整理过的《诗经》中有这样一首歌谣: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寥寥数字,将泰山的高大巍峨以及鲁侯的治国之功形象的表述出来了。孔子毕生都对周礼极其推崇,史 *** 载周成王曾经祭拜过泰山,孔子也曾数次登上泰山之顶,访求先王拜祭泰山的遗迹。孔子主张维护周天子的权威,所有的诸侯都要听命于周天子,只有周天子才有权力祭祀泰山。曾经鲁国的季孙氏想要祭拜泰山,孔子非常气愤,但是却无法阻止季孙氏的狂悖越礼的行为,但是孔子认为泰山的神灵是高贵懂礼的,不可能接受小小诸侯权臣的祭拜。孔子曾经自比泰山,而在儒家经典《孟子》中有这样的比喻:孔子和其他人相比,就像麒麟和地上的走兽,凤凰和天上的飞鸟,泰山和四野的土丘,泰山在中国的意义就像孔子一样,彪炳史册。(孔子)(二)泰山的地理位置与形态。泰山东临大海,西接黄河,巍峨雄伟,端庄俊逸。有人这样评价泰山“泰山如坐,嵩山如卧,华山如立”,正襟危坐的泰山自然在人们心目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泰山在五岳之中居于最东方的位置,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也是人们心目中孕育万物的地方,“岱,始也;宗,长也。”泰山这样祥瑞的地理位置也寄予了人们美好的希望,祈求国泰民安,万物生长。(三)泰山受上古贤王推崇。泰山毗邻黄河,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上古很多贤王都曾来这里祭祀。据《史记》记载,上古贤王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等帝王都曾祭拜过泰山,而中国古代素有尊古法祖的传统,所以效法先王,祭拜泰山就成为了后世帝王的不二选择。(实景演出:泰山封禅)二、泰山封禅的具体过程在《史记》中,有关于汉武帝刘彻封禅泰山的详细记述,封禅泰山的整个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之一位封禅的皇帝秦始皇祭祀的过程秘而不宣,当时很多人怨恨秦始皇的 *** ,甚至传言秦始皇是在祭祀的时候被雷劈死的。)首先,要有先决条件,虽然说天子可以封禅泰山,但是并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有这个资格,因为你首先要有大功,这样在向上天汇报工作的时候才能有话可讲;其次,要天降祥瑞,这是上天在用自己的方式提醒皇帝可以去封禅了,最后,封禅也要在盛世,因为准备大规模的封禅也是需要很大的人力财力的,只有盛世国库充盈,国泰民安,才能举办这样的盛事。王朝末年,统治者自顾不暇,是万不能完成封禅的。从这几点来看,汉武帝是有这个资格的。他打败了匈奴,解除了多年来汉民族饱受匈奴 *** 扰之苦,扭转了大汉靠和亲维持和平的屈辱局面。大汉国富民强,已经具备了封禅的条件。(秦始皇)在把封禅泰山正式纳入议事日程之前,大汉已经频频有祥瑞出现。先是在天子苑内有白鹿出现,之后又捕获一只角兽,有司奏报说这个应该就是麒麟了。善于揣摩上意的济北王立刻上书,把自己泰山附近的封邑献给皇帝,常山王因为有罪被降职,汉武帝将他的弟弟改封到真定,这样五岳都在汉武帝的手中了。之后,祥瑞频频出现,汉武帝已经有了封禅泰山的 *** 基础。先是在天子的园林之内捕获了一只白鹿,接着又发现了一只角兽,据有司上奏这很有可能是一只麒麟。掌管分封到泰山附近的济北王很会体察皇帝的意图,以天子需要在泰山封禅为理由献上了附近的封地。常山王有罪遭到降职,汉武帝为了存续先王的祭祀将他的弟弟改封为真定王,至此,五岳已经完全被汉武帝直接掌控了。(汉武帝)但等到真正将封禅纳入议事日程的时候,汉武帝却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这样一个空前盛事到底该怎样举办。汉武帝开始的时候将盛典的礼仪交给儒生,但是因为记载封禅的典籍资料都已逸失,儒生们无处下手,而方士们也有不同的意见,双方莫衷一是,根本无法统一,汉武帝认为双方都是荒诞不经,不足为信。但这是难不倒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他很快拿出了自己的意见。武帝来到了梁父山,亲自祭祀,之后,又命令侍中和众儒生盛装行射牛礼仪,在泰山山脚下按照郊祭的礼仪封土行礼,在土下面埋有玉碟书,书的内容是保密的。礼仪结束之后,汉武帝登上泰山山顶,举行了封土礼,但是在山顶的仪式密不外传。第二天,汉武帝下山,择吉日在泰山脚下按照祭祀后土的仪式拜祭。祭拜的时候都穿着黄色的衣服,将四海进贡的珍禽野兽放归山林,不适宜放归的就到泰山脚下祭祀后土。至此,封禅的仪式才全部结束。汉武帝回到皇宫,接受群臣的贺拜,将大汉的国威推到顶峰的汉武帝去封禅泰山是当之无愧的。(刘秀)三、封禅泰山的历代君王在中国历史上,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勇气封禅泰山的,虽然朝代更替,皇位变更,但是真正去封禅的皇帝只有六个,除了上文提到的汉武帝,还有五位皇帝。之一位是秦始皇,秦国虽然二世而亡,秦始皇嬴政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是秦国的历史贡献却是相当巨大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纷争的局面,他统一文字、度量衡,打击匈奴,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中国处于统一的时候往往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而 *** 的时期往往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所以秦始皇封禅泰山是毫无争议的。第三位封禅泰山的皇帝是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刘秀,史称光武中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群雄并起,割据战乱,光武帝刘秀出身微末,但是凭借过人的才华,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减除割据势力,平定内乱,延续了大汉二百年国祚,史书评价刘秀建立东汉的难度不低于刘邦建立西汉的难度,所以中兴大汉的光武皇帝也是有资格的。(唐玄宗)第四位、第五位封禅泰山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李治是守成之君,但是打败 *** 完成了隋唐四位皇帝的心愿也算是功劳不小,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初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开元之治,但是大唐的衰败也是因他而起,可以说功也李隆基,罪也李隆基。以上五位君王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封禅壮举也是实至名归,但是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君王留给后世的却只剩下笑料了,他就是宋真宗赵恒。宋真宗我们也许不大熟悉,但是他签订的“澶渊之盟”却是众人皆知,公元1004年,萧太后带着大队辽军入侵北宋,在宰相寇准的极力主张下,宋真宗勉强御驾亲征,来到澶州督战,宋朝将士军心大振,首战告捷,辽军要求和谈,最终,以宋朝每年给辽国大笔岁币的条件宣告罢兵,签订了屈辱的合约。(宋真宗)但是宋真宗认为自己解决了辽国的兵患,是大功一件,在手下人不断制造“天降祥瑞”的配合下,还是来到泰山封禅,而这次封禅也被后人称为最厚颜 *** 的封禅,《宋史》更是评价此次封禅是“一国君臣如病狂”至大明朱元璋称帝的时候,下诏书废去了泰山“东岳天齐仁圣帝的称号”,也就不再封禅泰山了,后世君主再登临泰山也就是普通的祭祀罢了。纵观泰山封禅,对皇帝的意义是巨大的,他是要向天下臣民宣告,自己的帝位受命于天,合理合法,而且既然有资格向上天述职,那么自己功劳也是巨大的,有着充足的政治资本驾驭群臣,统治万民。(实景演出:泰山封禅)

真的不能重见天日了吗?

一提到挖墓掘陵,老百姓首先就会很反感,民间不是有一句话:又没有刨你家祖坟。说的就是这。国人自古尊崇“事死如事生”,从传统道德来说,挖坟掘墓本身就是对先人祖宗大逆不道的行为,会被唾骂和惩罚。历朝历代都很重视保护先朝的陵墓,或置守陵户,或禁止在其周围采樵放牧,定期派员巡查和祭祀等等。

汉武帝就曾率领大军祭祀黄帝,唐朝时对黄帝陵进行了的大规模的修缮和保护。到了宋朝,赵匡胤下诏规定:炎黄二帝以下至后唐清泰帝凡七十九帝,分置守陵户五户到二户不等。而明太祖朱元璋也下诏:遣官省历代帝王陵寝,禁刍牧,置守陵户。忠臣烈士祠,有司以时葺治。

同时,每个朝代均对盗掘坟墓这类事情予以严惩,有的甚至会被处死。例如《唐律》规定:“发冢者加役流,已开棺椁者绞,发而未彻者徒三年。”《大清律例》也对这种情形分别定罪,我国现在的法律也有相关条例予以惩戒。

然而,每当王朝衰微或者朝代更迭时期,那些墓葬就开始遭遇浩劫,令人痛惜!

历史上的大规模挖坟掘墓,每一次都让人心惊胆战。

三国时期的董卓几乎把两汉时期的陵墓刨了个遍,又派吕布把汉武帝的茂陵给挖了。

曹 *** 更不是个省油的灯,还专门设立了盗墓机构——“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不知把多少王侯将相都给挖出来了,更大的一次就是挖了梁孝王的墓,以至于能够养活全军三年。后来的皇上听说祖坟被人刨了痛哭流涕。

温韬,这个五代十国期间,后梁崇州的节度使,胆大包天的组织军队发掘了所有唐朝皇陵,而乾陵因为规模过于庞大,挖来挖去也没找到方向,而且每次挖的时候山上都会风雨大作,人马一撤,天气立即转晴。“温韬概发唐陵,独乾陵不可近,近之辄有风雨”。最后也没有挖下去的勇气了。

北宋灭亡后,伪齐皇帝刘豫派兵把宋皇陵扫荡了一遍。之后的蒙古人进入中原后,更是有过之而不及。

而近代的军阀孙殿英则把慈禧和乾隆的陵墓翻了个底朝天,把溥仪气得大哭,放话要剥了他的皮。这些开历史倒车的人给国家的文物保护造成了毁灭性的 *** ,也给中华文化抹上了很不光彩的一笔,让天下人痛骂至今。

神圣又神奇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作为我国历史上之一位实现大一统的皇帝,功盖华夏。秦始皇陵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历史上之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科技含量较高的帝王陵寝,在世界历史上来说也是规模较大,结构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寝。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自秦朝灭亡之后就吸引着无数盗墓者的光顾。

之一位:项羽。《史记》记载: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水经注》也记载称:“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三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

第二位:汉末时期的赤眉军。《水经注》记载:“关东盗贼,消椁取铜”。

第三位:后赵皇帝,石虎盗财。《晋书·石季龙载记》记载:“曩代帝王及先贤陵墓靡不发掘,而取其宝货焉。又使掘秦始皇冢,取铜柱铸以为器。”

第四位:唐末时期的黄巢。《骊山记》记载:“始皇陵内城周五里,黄巢皆尝发之。”

虽然,史书上对此记载的颇为详细,应该说秦始皇陵早已成为一座空陵。然而,通过“国家863秦陵考古计划”考察,并运用更先进的遥感技术进行测绘后得知,秦始皇陵内部的诸多结构依然完好,陪葬品摆放依旧整齐,也确定了地宫之中覆盖大量流动水银,可以断定,秦始皇陵历经两千年并没有被 *** 。

现在国家为什么禁止开挖任何帝王陵墓?

这首先要从郭沫若的一纸建议说起。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而文化历史学者郭沫若和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上书中央,建议挖掘明陵。这个计划一经公示,便遭到了很多学者的反对,因为当时的经济能力和文物保护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根本没有能力保护它们,更不要说去研究了。但碍于郭沫若的影响较大,最终还是批准了该计划。

王朝风水_还有儒家法家黄老等诸子百家的传承吗

郭吴二人其实首先选定的是永乐皇帝的长陵,后来发现挖掘长陵的难度太大,后又改为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然而,在定陵开挖后,许多珍贵的文物在接触到外界空气的那一刹那瞬间氧化,灰飞烟灭,造成了巨大损失。

后来郭沫若还建议挖掘乾陵、秦始皇陵等,被周 *** 直接拒绝,规定以后不允许主动开挖陵墓。而秦始皇陵等帝王陵墓也成为 *** 公布的之一批重点保护文物,陕西省也在包括秦始皇陵、乾陵等多处文物遗址处加大宣传和保护力度。

秦始皇陵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地位十分重要,已然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一个象征。因此,短期内是不会被主动开挖的。也希望现代人更加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给后世子孙有个交待。

网友评论

关注我,为您分享通俗易懂的易学知识,免费测算服务!

微信公众号:煜阳君

微信:yuyangsyi

在线测算
侧栏广告位

八字测财运



八字测爱情



八字测事业



给宝宝起个好名字



八字测爱情运



八字测情感



八字测情感



八字看你有桃花吗



八字看你的爱情



八字看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