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风水_朱元璋为什么不定都西安

admin04-2022

刘基风水,朱元璋为什么不定都西安?

朱元璋其实还真考虑过定都西安,只不过后来因为太子朱标身死,朱元璋年迈,再加上西安当时有好几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所以最终,这个构想被放弃了。

要想说清楚这事儿,还得从西安的历史说起。

刘基风水_朱元璋为什么不定都西安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安作为国家首都的历史,曾超过千年。从秦朝开始,后来的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周、隋、唐,都是以西安为首都。尤其是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彻底贯通,江南的货物可以通过水运,直接运到长安。而长安则同时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向中亚乃至欧洲输出大量的商品和文化。

而从地理位置来看,长安处于关中地区的核心。东出可至河北、河南,南下可直接入蜀,西进则可以通过河西走廊勾连西域,北上则可连通草原。这样的地理位置,天生就适合大一统王朝建都。定都西安,更方便一个政权对于全国各地的掌控。

但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这种情况开始出现了变化。

首先是气候的变化。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关中地区的气候开始整体变冷。在唐朝以前,西安的温度和环境,大致和今天的成都差不多。在唐朝的时候,长安周围甚至还有大熊猫生活。然而到了唐朝中后期之后,随着气候的变化,西安地区的降水量开始减少,气温整体降低。原本西安周围茂密的竹林越来越少,熊猫也开始在西安附近渐渐消失。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降水量的减少,让西安地区的天时越来越差,关中地区原本是古代中国更大的产粮地区之一,但是到了唐朝之后,关中地区因为降水量和温度的变化,粮食产量越来越少。气候的变化,让西安不再是国家首都的更佳选择。

其次,则是青藏高原地区,吐蕃政权的崛起。

在隋唐以前,青藏高原上并没有任何强大的政权,无法对中原王朝造成任何威胁。但是到了唐朝的时候,吐蕃开始逐渐崛起。吐蕃一旦从青藏高原上攻杀下来,就可以迅速攻击长安,这一路上几乎没有任何天险可以阻挡。

随着吐蕃的崛起,长安作为国家首都的弱点,开始暴露了出来。到了唐朝中后期,长安作为唐朝的首都,曾数次被吐蕃攻破。

因为吐蕃的崛起,长安在地利方面,又输了一筹。

而在唐朝灭亡之后,作为继任者的宋朝,向来以军力孱弱而闻名。宋朝已经无力在控制西域,而且主要的敌人是北方的辽国和金国。如此一来,宋朝自然不可能定都西安。至于到了南宋事情,长安根本就不属于南宋,而是属于金国,自然也就谈不上定都于此了。

再之后,蒙古帝国崛起,元朝建立。

元朝是由草原民族建立起来的,在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之前,蒙古帝国的重心,一直都在北方。忽必烈继承汗位之后,因为蒙古帝国内部的矛盾,几大汗国纷纷走向 *** 的道路,而作为大汗的忽必烈,则是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元朝。

在元朝开国的时候,忽必烈也曾考虑过要在哪里定都。深受汉文化熏陶的忽必烈,其实还真想过定都西安。不过,当时元朝地域极为广袤,除了传统的中原地区之外,还辖有北方的广袤草原。如果定都西安,很难对北方形成有效的控制。所以最终,忽必烈选择了地理位置更加便捷的北京作为首都。北京北上可连接草原,南下可连接中原,相对于西安来说,地理位置明显更好。

忽必烈去世后,元朝又过了几十年,就到了元朝末年。

元朝末年,各地农民 *** 军纷纷蜂拥而起,反抗元朝 *** 。最终,在众多农民 *** 军当中,朱元璋脱颖而出,打败了众多农民 *** 军势力,统一了南方。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明朝自此开国。

明朝刚刚开国的时候,还仅仅只拥有江南之地,北方依然掌握在元朝朝廷手中。在这段时间,南京作为明朝的首都,一点问题都没有。南京不但可以辖制江南,还能直接指挥北方战场,坐镇明朝和元军战斗的之一线,可谓占尽了优势。

然而,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明朝开始进行北方,势力范围逐渐扩展到了北方,最终将元朝朝廷赶出北京,逃往草原。到了这个阶段,南京作为明朝的首都,就开始出现问题了。南京距离北方边境实在太远,一旦北元朝廷再次南下,南京这边便有些鞭长莫及的感觉。

所以,等到明朝逐渐拿下整个中原,并且收复北京、山西、陕西等地之后,朱元璋就开始想到了迁都。

但问题是,迁到哪里?

对于当时的朱元璋来说,选择其实很多。西安、太原、北京、开封,甚至包括朱元璋的老家凤阳,都在朱元璋的考虑范围当中。这几个地方,可以说是各有利弊。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是朱元璋的龙兴之地。古代人最讲究气数,所以凤阳在风水气运方面,深得优势。不过除此之外,凤阳就没有其他任何优势了,所以可能性最小。

除了凤阳之外,其他几个地方,则相对靠谱许多。北京、太原、西安、开封这几个地方,都相对更 *** 方,更容易将来抵御北元。这其中,长安是秦汉隋唐的都城,意义重大;开封则是北宋的都城,同样不容小觑。至于北京和太原,则处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关键地点,都有些天子守国门的意思。

到底要选哪里迁都,朱元璋其实也没想好。毕竟,这几个地方各有利弊。不过,朱元璋后来还是做了一些选择,除太子朱标之外,老朱其他几个年龄最长的儿子,被分别封到了这几个地方。老二就藩长安,老三就藩太原,老四就封北京,老五就封开封。

按照朱元璋的意思,是希望自己的几个儿子先去建设一下这几个地方。再过十年二十年之后,等到这几个地方都被建设得差不多,再进行比较,最终决定迁都哪里。十几年之后,这几个地方的建设逐渐完成之后,朱元璋开始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长安。

朱元璋选择长安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长安是几朝古都。历史上由汉族建立的朝代,除宋朝外都是定都长安。其次,长安地处北方,地理位置特殊,既可以有效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又能勾连西域。朱元璋在位期间,明朝的势力范围,一直没能延伸到西域,这也是明朝的一大遗憾。至于青藏高原,此时则已经被明朝纳入自己的版图,不存在唐朝时期的外敌隐患。

但同时,劣势也是很明显的。

明朝不同于隋唐,隋唐以前,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基本上都在北方。北方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南方则相对落后。但是到了明朝的时候,经济中心已经开始南移了。明朝的赋税来源,主要便是集中在江南地区。所以,一旦定都长安,想要运输钱粮到首都,会十分麻烦。

另外,明朝时期长安地区的气候条件,比唐朝中晚期的时候更加恶劣,水土流失严重。也就是说,如果明朝真的选择定都长安的话,长安城的规模将会极为有限。因为关中地区的土地,此时已经产不了那么多的粮食,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所以,一旦定都长安,明朝就需要从江南大量运输粮食,而且长安城能够容纳的人口,也会相对有限。

不过,这些劣势在朱元璋眼里,或许都不是问题。朱元璋是一个打仗、治国都特别牛,但是在经济领域有点过于一厢情愿的皇帝。在朱元璋看来,这些经济上的劣势,或许都是可以用行政手段来解决的。所以到了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便正式提出了自己想要迁都的打算,派太子朱标前往长安进行考察。

如果顺利的话,接下来的几年里,明朝或许真的会迁都西安。

但问题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出现了。

太子朱标去长安转了一圈之后,觉得长安确实还不错,便开始制定迁都的可行性报告,然后返回了南京。然而在返回南京的路上,朱标却因为旅途劳顿,生了一场大病。返回南京之后,朱标的病非但没有痊愈,反倒更加恶化,最终撒手人寰。

朱标的死,对于明朝的历史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转折点。

朱标活着的时候,朱元璋对自己的这个大儿子极为满意,所以从来都没想过换太子。朱标的突然离世,让朱元璋彻底慌了。此后的几年里,朱元璋再没心思考虑什么迁都的问题,开始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培养一位合格的继承人。

最后,朱元璋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作为自己的继承者。而为了让朱允炆顺利即位,朱元璋开始大肆杀戮功臣,为朱允炆清理隐患。至于迁都的事情,此时朱元璋已经不怎么关心了。

又过了几年之后,朱元璋终于去世,朱允炆即位。

朱允炆即位后,同样没心思考虑迁都的问题。因为在他即位之后,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各地的藩王。于是,朱允炆即位后,便开始削藩。结果这场削藩行动,就造成了燕王朱棣开始反叛,靖难之役爆发。

靖难之役持续了四年的时间,四年之后,朱棣取胜,成了明朝新一任皇帝。朱棣即位后,同样面临了迁都的问题。然而此时的朱棣,想法则与当年的朱元璋截然不同。因为朱棣昔日受封在北京,自身根基都在北京那边,而不在西安。所以,在经过仔细的思考后,朱棣终于决定,迁都北京,而非迁都长安。

公元1420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此后近五百年的时间里,明清两代都定都于此,长安也就再没了机会。

从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朱元璋之所以没有定都西安,其实真的是因为历史巧合而已。明朝刚开国的时候,长安不在明朝的势力范围内,自然也就谈不上定都长安。等到统一中原之后,长安又需要一定的建设时间,不然无法满足明朝的定都需求。再之后,因为朱标的突然身死,导致这个计划 *** 停止。等到朱棣即位后,长安已经不再是首选,北京才是首选。

就这样,西安最终错过了成为明朝首都的机会。

刘基风水_朱元璋为什么不定都西安

明朝有袁天罡吗?

明朝没有袁天罡,袁天罡是唐朝人。

年少孤苦贫寒,爱读书,好学问,精通技艺,对相术深有研究。

大业元年(605年)应友人张柬之邀赴洛阳任资官令。初到洛阳时,居于清化坊。曾在此为杜淹、王珪、韦挺看相,且结果都不出其所料。

大业末年天下大乱,返回故乡,依然卖卦为生。此间为初唐重臣窦轨看相。

武德初年窦轨发迹,任为益州行台仆射,为不忘旧恩,于是向蜀道使詹俊赤举荐了袁天纲,遂被任为蜀郡火井县县令。

贞观六年(632年)被唐太宗在九成宫显德殿召见,对其术数之精奇深奥大为称赞,之后将袁天纲留居长安,以备垂询,自此成为唐太宗的智囊。

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为岑文本,张行成,马周,房玄龄和李审素看相。同年请求复任火井县县令,返回家乡,同年四月,于任上逝世。

刘伯温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首先看这个题目的时候会心里犯嘀咕,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而刘伯温是明朝时期的人物,二人不是一个朝代,不可能有关系,但是民间却一直有这样一个传言,说刘伯温是被诸葛亮的一句预言气死的,据说在诸葛亮的墓中写了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我可以算出后世出伯温,你能算出后世出什么人”,所以人们就根据这个说刘伯温虽然堪称大明朝之一神算,那也抵不过诸葛亮的才能。

当然我们现在看这个故事缺乏真实性,首先说刘伯温是当初大明朝建立的功臣,而朱元璋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所以容不得功臣,开国短短几年,昔日那些助他打下江山的人悉数被处死,刘伯温当然能知道“狡兔死,走狗烹”,只能中间找个理由告老还乡,深居简出,最终病死在家中,但是也有人说他是被朱元璋毒害致死,至于到底真实原因是什么,确实无从考证。

现在返回头去看那段历史,其实很容易想明白,在古代那个君权神授的年代,人们缺乏科学依据,很多东西都被赋予了神话色彩,王朝的更替更是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而朱元璋要想证明自己是受命于天的天子,自然需要当时懂风水学的刘伯温帮助,所以那个时候刘伯温就有了神算的称呼,一方面可以成就他自己的名声,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朱元璋炒热度,所以二人之间完全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可是等到朱元璋登基以后,已经不需要再去造势了,既然能登上皇位,那就证明是天命所归,这个时候刘伯温就失去了自己原本的价值,所以再留一个粉丝众多的人在自己身边取代自己的风头,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处事原则,而刘伯温死后人们对他的一些评论也许是受到了官方的一些影响,毕竟总要给这些被杀的功臣留一个被杀的理由,不然朱元璋自身的正义形象没办法保证。

总的来说,刘伯温被诸葛亮气死缺乏理论依据,病死的可信度比较高,而世人之所以黑化他,大概也是受到 *** *** 的影响吧!

刘伯温出生时有个未知名的道士亲自为其母亲接生?

名人出生,必有异相,“刘伯温”也不内外,

其实刘伯温是家中老二,他上面还有个哥哥叫做刘舒,老大出生时,家中突然来个老道士,冲进家中抱起孩子左瞧右看,孩子的父亲刘父和刘母见此神情大变,一时不知所措,过了一会道士将新生的婴儿放在一边,才对其父母说明了缘由,原来道士是受神仙指引来到这里,说这里在三年时间能够诞生一个大人物,并且你们两个就是那个大人物的父母,所以我才会来到你家,遗憾的是并不是这个孩子。道士掐指一算,哦!应该你们还会生一个孩子,生下一个孩子我还会再来,道士说完就走了,夫妻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说什么好。

自众老道士走后,刘伯温家爹刘爚一直心神不宁,因为他陷入一个深深的回忆中,在刘伯温的爷爷奶奶去世时,刘伯温的父亲竟然没有严谨的为他爷爷奶奶办理后事,只是简单的将二老埋在了一个很普通的地方,所以刘伯温的父亲就天天做梦,梦见刘伯温的爷爷经常拿着棍子打他父亲,这样的梦让刘爚意识到父母的墓地有问题,当时没钱请风水师,应该请个好风水师来找一个风水宝安葬二老,梦中父母告诫自己,要让自己迁坟。

经过多方面打听,才找到一个风水师,首先这个风水师整天吃吃喝喝也不办事,刘爚以为是个江湖骗子没有什么本事,就将其撵走了。突然一天夜里,那个风水师急忙的敲门、并立即将其拉走,刘爚问,怎么回事,风水师说以前时间不到,今天到了,急急忙忙的拉着刘爚走了很久,走到一个湖边,先生大喝一声,“真龙土龙一齐到”紧接着发生了令人恐怖的场面,山崩地裂,斗转星移,日月无光,湖中瞬间竖起一座大山,就是现在的南田山,风水师对刘爚说,你将父母的坟迁到这里安葬!日后你家要出宰相级人物,说完化身白鹤便飞走了。

刘爚迁坟后,老婆富女很真气,事后又怀孕了,这一胎却与众不同,十二个月还未临盆,夫妻俩都有些着急了,这时候老道士又来了,说道,夫妻俩不用着急,今晚月圆之时,就是孩子出生之时,果然不久后天上的月亮非常圆的时候,孩子出生了,孩子出生时并没有哭,总是晃悠着小脑袋左右前后的看,道士急忙取出三颗银针,分别插在孩子的鼻子上三个穴位中,这时孩子才哇哇大哭,这才顺利诞生,刘爚想起风水师和老道士的话,这个孩子日后必须是个贵人,于是给孩子取名刘基,也是刘家出贵人的奠基石。这就是刘伯温出生的传奇故事。

刘基风水_朱元璋为什么不定都西安

请大家列举下中国历史上各行业的祖师爷可以吗?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规,这些也是先辈们长期经验的积累,同时各行各业也有自己的祖师爷,备受尊敬,希望能得到祖师爷的保佑,从而使自己能够平安。

1、孔子:教育业

2、刘伶:卖酒业

3、苏武:放牧业

4、七仙女:纺织业

5、神农氏:农业和药业

6、杜康:酿酒业

7、鲁班:竹木泥瓦匠、石匠、绳匠、棚匠、攒筲匠、张罗匠、雕刻匠、制伞业、风筝业

8、宋江:强盗业

9、 *** 仙:命相业

10、风后氏:人相业

11、鬼谷子(王诩):堪舆五术业、眼镜业、制鞋业——纵横家之鼻祖,

12、柳敬亭:评书业

13、黄道婆:织布业

14、宗泽:火腿业

15、李隆基:戏曲业

16、葛洪:印染业、洗衣业

17、蔡伦:造纸业

18、蒙恬:制笔业

19、扁鹊:中医业

20、刘安:豆腐业

21、范蠡:商业

22、赵公元帅:商业武财神、银行业、典当行

23、太上老君(老子):冶铸业、铁匠、煤窑匠、补锅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铁匠、金银匠等

24、猪八戒:妓户业

25、易牙:餐饮业

26、嫘祖:蚕丝业、绸缎庄

27、黄帝:裁缝弓匠估衣铺

28、后稷:农业

29、张飞:屠宰业、盐业

30、刘备:编制业、鞋匠

31、时迁:小偷

32、文昌帝君:文具书店业

33、女娲:烧窑业、泥塑业、面塑行

34、仓颉:印刷业

35、子路:砚墨业

36、姜太公:渔业、命相业

37、韩熙载:乞丐叫化业

38、陆羽:茶业

39、刘海:针业

40、东方朔:相声曲艺业

41、乐毅:豆腐业

42、罗祖:理发业

43、孙膑:制鞋业

44、孟尝君:旅店业

45、陶侃:收废品

46、陆毒:玻璃

47、彭祖:饮食业

48、刘伯温:风水业

49、诸葛亮:糕饼业、馒头包子行、乐工

50、詹王:厨业

51、卢全:茶馆业

52、马钧:爆竹业

53、吴道子:绘画业

54、管仲:盐业

55、孙云球:眼镜业

56、帝予:制醋业

57、龚遂:牛行

58、孟昶:乐器业

59、蔡邕:酱园业

60、雷海青:戏剧业

61、济小塘:魔术戏法业

62、造父:制车业、交通业

63、卢眉娘:刺绣业

64、孙思邈:制药业

65、华陀:医业

66、马王爷:车行、牲口牙行

67、徐霞客:旅游业

68、智公禅师:澡堂业、修脚匠

69、闻仲:糕点业、米粮店

70、毕升:印刷业

71、宁封子:制陶业

72、海龙王:渔业、水产业

73、桑弘羊:会计业

74、月下老人:婚介业

75、姬君:吹鼓行

76、邹和尚:制糖业

77、李昂:年画业

78、张王、陆相公:孵化业

79、 *** :航运业

80、哪吒:自行车行

81、伯益:牧业、狩猎

82、孔武子:武术业

83、皋陶:法官

84、灶君:饭馆茶楼业

85、青苗神:菜商

86、尧、丹朱:围棋业

87、师旷:吹鼓手

88、梓潼帝君:刻字印刷

当然了,这些行业是普遍被大家接受的祖师爷,还有一些可能祖师爷会有所不同的,这也是地域和行业的不同导致的。

网友评论

关注我,为您分享通俗易懂的易学知识,免费测算服务!

微信公众号:煜阳君

微信:yuyangsyi

在线测算
侧栏广告位

八字测财运



八字测爱情



八字测事业



给宝宝起个好名字



八字测爱情运



八字测情感



八字测情感



八字看你有桃花吗



八字看你的爱情



八字看感情